2021年從感恩節開始,我替自己定了6個感恩的主題,每週一個,每天環繞該主題來數算主的恩典。
在為事工感恩的那個禮拜,第一個要感恩的,就是《宣教日引》的事工團隊。感恩時,同工的面容和聲音就在腦海裏浮現出來。儘管大家的個性、成長背景和恩賜都不一樣,但是極為同心。每一個人都盡心盡力地把《宣教日引》做好,不論是在內容、設計或推廣等方面都極為投入。這個非常美好的團隊,是神所賜的莫大「恩典」。
《宣教日引》的這些進步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同心,由每週一次的禱告聚會來建立,把我們這些分別生活於馬來西亞、台灣和美國,彼此文化、語言都不是完全一樣的同工聯繫起來。是禱告,每週一起禱告,把天南地北的我們,不分彼此地繫在一起,讓我們可以同心,這同心就讓神可以動工。能夠一起禱告是「恩典」。
我們曾經經歷因為《Global Prayer Digest》(《宣教日引》英文原稿,簡稱GPD)打算停刊,致使某地區的發行夥伴,因對我們能否繼續出版有質量的內容沒有信心而打退堂鼓。我們有些手足無措,但並不氣餒,反而在每個禮拜的祈禱會上,更加同心仰望主為我們開出路。奇妙地,GPD為了要繼續供應我們稿件而改變主意,繼續出版。我們能有這樣好的伙伴,這種體貼是「恩典」。
另一個地區的發行夥伴,則因為自身的經濟問題而要退出。同工一方面打聽有沒有機構可以承接,一方面繼續專心等候,禱告交託。在等候的過程中,同工因此發現自己需要被主更新和順服的地方,然後一齊安心地仰望主。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見了神奇妙的供應。祂帶領了新同工加入,並成立辦事處。經歷神,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是成就美事。能夠一起安心等候是「恩典」。
2021年初,GPD和約書亞計畫(Joshua Project)的「每日一民」(Unreached of the Day)合併,終於正式停刊。《宣教日引》在2022年第三季開始,就會使用「每日一民」的資料作為原材料。為了保持《宣教日引》原有的主題式、生活性內容,編輯們盡力找些附加資料及重新編理,工作量大大地增加了,但同工卻毫無怨言並甘心樂意地擺上。另外,由於疫情及船運問題,過去好幾期一直延誤。為了讓禱告資料能夠及時寄發,同工決定提前一個半月付印。這樣一來,編輯、禱文、美工、語音、網路各部門的工作量,在短短10數天內增加了一倍。然而,沒有一個同工有議異,大家都樂意協力,讓這一期能夠準時寄上。這種生命的投資是「恩典」。
大概一個月前,我收到美國一位楊牧師的電話,對《宣教日引》的內容提出建議。他說:「范師母,由於《宣教日引》的出版越來越好,而且對教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向你們提出這些建議。」真心希望你更好是「恩典」。
宣教日引團隊都是普通人,感恩的是,一旦我們委身於每週的禱告,就開始奇妙地被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