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週禱告 WEEK 01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

孟加拉吉大港

Chattogram, Bangladesh

斷垣殘壁之中,再次站起來

1月01-07 專題文 Keith Carey

孟加拉國的經濟命脈

吉大港,是孟加拉國東南部吉大港專區的首府,同時也是該國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居住人口已超過500萬,並且持續增長中。由於其鄰近孟加拉灣,地理位置優越,是通往印度、緬甸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自古便是南亞海上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

從海洋看南亞經濟

幾世紀以來,吉大港先後歷經阿拉伯人、波斯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等世界強權和海盜的占領。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功脫離大英帝國殖民,分別取得獨立政權。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此戰長達九個月,人民元氣大傷,國事百廢待舉,由蘇聯出面協助戰後重建工作。1981年,一場發生在吉大港的軍事政變,徹底摧毀才剛起步的吉大港市。這一次,日本政府出錢投資該地的重工業,在斷垣殘壁之中扶助孟加拉國的經濟復甦。如今,吉大港與首都達卡並列為孟加拉的兩大工商重鎮,當地的主要發展工業有石化、造船、紡織、鋼鐵、化學、製鞋、製藥、玻璃、汽車及食品加工,其中又以拆船業最受注目。拆船業所帶來的鋼材數量,供應了該國的75%金屬需求,但同時也為吉大港帶來極為嚴重的環境汙染。

把握時機,務要傳道

十三至十六世紀,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商隊和蘇非派穆斯林傳教士傳入吉大港,並根植於此。另外,吉大港也有來自鄰近地區的佛教、印度教小群體。帶著一次次被外族入侵的歷史記憶,在滿目瘡痍的戰後廢墟中再次站起來,看似完好的外貌,包裹著殘破不堪的心,卻也因此使得這裡的人們對福音的回應,比其他地方都來得熱切。 為著定居在吉大港的194個未得之民群體禱告,願神親自尋見他們,讓他們渴望認識主,一同領受基督的救贖之恩。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週禱告 WEEK 02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

印度旁遮普邦

Punjab, India

有裂痕,才看得見曙光

1月08-14 專題文 Keith Carey

兩個旁遮普,文化大不同

這一週,我們將為錫克教群體禱告,印度旁遮普邦是全世界唯一以錫克教為主的地方。

你知道嗎?在巴基斯坦有一個旁遮普省,雖然省份名稱相同,文化背景卻差異極大。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是該國的第二代行政區,其中遜尼派穆斯林約占居住人口的98%。印度旁遮普邦,則是錫克教的發源地。當地人口約有65%為錫克教徒,39%為印度教徒。根據約書亞計划資料顯示,491個未得之民群體中,有469個在印度旁遮普邦。

錫克教的源起

十五世紀,錫克教的第一代上師及創始人古魯.那奈克(Guru Nanak),為了調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施行一波宗教改革,進而產生了錫克教。他們反對種姓制度,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並透過追求高超的道德標準、勤奮地行出好行為,以及遵行各種宗教儀式來獲得神的寬恕。與印度教徒一樣,他們相信因果輪迴,在今世累積足夠的善報才能得到解脫。

一道曙光,照了進來

錫克教相信「獨一的永生存有」,奉行嚴格的一神論。因著與基督信仰有某些相似之處,許多錫克教徒被吸引來到上帝面前。二十世紀八〇年代,錫克教民兵與印度政府衝突不斷。然而,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之下,不少錫克教徒歸信基督。

我們該如何禱告?

1. 願聖靈引導錫克教徒來到上帝面前,認識這位真正創始成終的神。
2. 這群微小的旁遮普基督徒是世界的光,求主賜給他們勇氣和信心,為主作那美好的見證。
3. 願神的憐憫臨到印度旁遮普邦,讓這469個未得之民群體能有機會聽聞福音,因信得著永生的盼望。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週禱告 WEEK 03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

中國甘肅省

Gansu, China

宗教、民族、歷史的交織

1月15-21 專題文 Keith Carey

西去東來的商旅

甘肅,像一柄雍容華貴的玉如意,橫躺在中國地圖上。黃河穿越蘭州,將這片土地劃分為河東與河西。在祁連山脈的庇護下,平坦的河西走廊形成一個又一個綠洲,這裡是鼎鼎有名的絲綢之路。自漢朝開始,無數的駝隊商人沿著這條狹長谷地,把中原的絲綢和瓷器帶往西域,直至歐洲。

宗教與民族,縱橫交錯

從古至今,甘肅就是一個多元民族雜居的地方,少數民族人口約為265萬,占總常住人口的10.62%,宗教信仰以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為主。其中,信仰藏傳佛教的有藏、土、裕固、蒙古等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則有回、東鄉、保安等族。毋庸置疑,甘肅濃厚的宗教文化在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如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內的拉卜楞寺,是格魯派六大寺之一;再如臨夏回族自治州,號稱中國小麥加,南關大寺、老華寺都是省內規模較大、歷史較悠久的清真寺。

走進甘肅深處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藏族已成為一個全民信佛的民族,其思想觀念、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天文歷算、建築雕塑、醫藥技藝等文化傳統,無不與藏傳佛教密切相關。寺院不單是宗教活動場所,更是傳統文化的教育中心。這一週,我們將為甘肅省幾個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民族禱告。此地宗教色彩濃烈,人們迫切需要福音。

部份資料參考《甘肅省少數民族青年現狀調查》,西北民族研究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週禱告 WEEK 04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

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

Khyber Pakhtunkhwa, Pakistan

被割裂的剽悍民族

1月22-28 專題文 Keith Carey

南亞穆斯林的家園

巴基斯坦,全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位於南亞,東與印度比鄰而居,西接伊朗,西北側與阿富汗相連。全國共有4個省,其中,俾路支省(Baluchistan)、旁遮普省(Punjab)、信德省(Sindh)的省名,都是以當地的主要族群來命名。有鑑於此,巴基斯坦憲法修改委員會在2010年將西北邊境省(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正式更名為開伯爾-普什圖省。

民族割裂線

巴基斯坦曾是大英帝國的南亞殖民地,剽悍的普什圖部落使英國的殖民擴張止步於此。1912年,在外國勢力集體干預下,阿富汗成功脫離大英帝國的控制。然而,英國人卻在臨別之際,劃定一條長達2,430公里的杜蘭線(Durand Line),硬生生地把勇猛強悍的普什圖人分隔在阿富汗和英屬印度(今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兩地。時至今日,普什圖人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握有真正實權。另外,他們在巴基斯坦為第二大民族,潛在勢力不容小覷,就連政府也退讓他們三分。

榮譽至上的背後

普什圖人嚴格遵守《普什圖瓦利》法典而活,榮譽至上的堅定信念主宰了每個族人的處世價值觀。對他們而言,恢復家庭、部落和國家的榮耀使命,凌駕於所有一切之上。當一個普什圖人遭到冒犯或受到侮辱,他不僅要敵人以血償還,甚至會向其家人和部落進行報復。不過,榮譽至上的背後,他們與我們並無分別,同樣都是罪人,也同樣都需要耶穌基督的救贖之恩。

求聖靈親自進到每個普什圖人的心中,使他們認識真正的榮耀屬乎三一真神,並靠著福音的大能,成為一個「以善勝惡」的族群。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週禱告 WEEK 05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

印度比哈爾邦

Bihar, India

往墳場走去

1月29-2月4 專題文 Keith Carey

地理位置與氣候

踏上這片土地,吸吐間盡是一股溫熱的氣息,空氣中夾雜著土壤的味道,開放式的屋頂,似乎是比哈爾邦隨處可見的景象。
比哈爾邦,位於印度東部,東西面分別為北方邦、西孟加拉邦,北面與尼泊爾接壤。2000年11月,南部分割出賈坎德邦。
比哈爾邦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恆河自西向東流過,將一望無際的比哈爾平原,一分為二。

昔日盛世,曇花一現

比哈爾邦在古代印度歷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盛極一時,首府巴特那在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統治之下,成為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過,自1970年代以後,其社會和經濟發展狀況開始遠遠落後於其他印度的行政區。而今,比哈爾邦是最貧窮的印度邦之一。

逆境下的挑戰

過去,比哈爾邦曾被稱作「宣教墳場」。印度的福音機構和當地教會,承擔起這裡的宣教任務,投入龐大的人力和資源。經過多年努力耕耘,不少低種姓族群歸信基督。然而,由於多數新信徒皆來自「不可觸碰」的種姓階級,福音難以傳遞到高種姓族群之中。

根據資料統計,比哈爾邦下轄38個縣,其中有25個縣的基督徒人數少於1,000人。近年來,印度人口持續不斷地增長、反基督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種姓制度的遺毒尚未根除,當地教會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裡的福音工作還需要幾個世代的努力。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孟加拉 | 吉大港

心無歸處的藏族後裔

馬爾納佛教徒
Buddhist Marnas

011月

馬爾納人是藏族的後裔,說若開語(Rakhine),而非孟加拉語(Bangla)。他們居住於吉大港山區(Chittagong Hills Tract),平時從事農耕、木材銷售。族群人數約有20萬,其中民間佛教約占人口92%,基督徒和印度教徒則分別約占3%和2%。
佛教裡的「神明」稱為天人(Devas,又稱提婆),居住在天界,因著善業(Good Karma)多寡而有不同的壽命。《傻瓜看宗教:佛教》(Buddhism for Dummies)一書中曾說到:「所以在神界裡你也找不到保障。」而且,佛教通常被歸類為無神論,主張因緣而生、眾生平等,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永恆實存的造物主。所以,馬爾納人在宗教裡找不到安全感。
由於孟加拉的國教為伊斯蘭教,自2001年起,馬爾納人在吉大港山區面對被迫要成為穆斯林的宗教壓力。近年,馬爾納人開始向城市移動,渴望能融入城市生活。我們祈禱他們會有很多聽聞福音的機會。

代禱文

天父,願祢的憐憫臨到這地,藉著各樣的方式讓福音廣傳,使馬爾納人在面對艱難的外在處境時,看見唯有靠著十字架的救贖才能尋得平靜安穩,心中渴望歸向祢,掙脫撒但的轄制,體會到何為靈裡的真自由!主啊!求祢繼續保守、扶持馬爾納基督徒,一心稱謝祢,在諸神面前歌頌祢,用基督的樣式活出聖潔、尊貴的生活來尊榮上帝,為家庭、朋友、鄰舍指出信靠耶穌基督的道路,認識這位創始至終的永恆實存造物主,飽嘗救恩的快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納特崇拜與佛教的融合並存

緬甸人
Burmese

021月

居住在吉大港的緬甸人口約為30萬,其中僅有1%基督徒,其餘皆為佛教徒。
緬甸人的佛教信仰尤為特別,與納特崇拜(Nat-worship)融合為一,共構出緬族完整的信仰體系。佛教提供人的來世終極歸宿,而「納特」則實際幫助人的現世日常生活。納特屬於泛靈信仰,崇拜自然界中的各樣神靈,以及祖先、英雄、國王等歷史人物,統稱為「納特」。人們透過供奉鮮花、食物來安撫納特神靈,藉此獲得平和的生活。
由於吉大港的緬甸人,在語言和文化上,與孟加拉人差異極大,導致雙方之間衝突不斷,也間接促使吉大港的緬甸人在信仰上更團結一致,增加了傳福音的困難度。

代禱文

天父,為著吉大港的緬甸教會來禱告,求祢使用宣教士來裝備這群微小卻屬祢的神國百姓,在異教之風裡穿戴好屬靈的全副軍裝,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同心合一、堅定不移地在禾場前線傳講天國的福音。主啊!求祢光照孟加拉的緬甸人,領他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從因為恐懼而敬拜各種神靈的納特崇拜中走出來,明白耶穌基督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得著那豐盛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漂流海上的羅興亞族群

穆斯林羅興亞人
Muslim Rohingya

031月

羅興亞人,屬於緬甸若開邦(Rakhine)北部的邊疆穆斯林少數民族,使用的語言為羅興亞語(Rohingya),不具緬甸公民身分,緬甸人通常稱其為「孟加拉的非法移民」。
由於英殖時期,羅興亞人遷徙到緬甸,與緬人有資源糾紛,加上後期緬甸軍政府施行極端民族主義策略,深化緬甸人對羅興亞人的仇視。自二十世紀七〇年代以來,羅興亞人受到緬甸政權的迫害,成為難民,四處流竄,現今主要居住在孟加拉邊界一帶。
然而,孟加拉是個人口密度過高的國家,長期飽受週期性洪水之苦,使得當局也疲於應付這群穆斯林難民同胞。
如果基督的跟隨者能夠來到羅興亞人群當中,用實際行動服事他們生活所需,將會有什麼影響呢?作為基督身體的眾教會,能否使他們的心門向神敞開?

代禱文

天父,願祢憐憫、赦免緬甸與羅興亞人之間,自古以來因自身利益的衝突,而不斷累積的仇恨,眷顧這群正在受苦無助的人民。禱告孟加拉的教會能以實際行動來服事羅興亞難民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到人群中傳講十字架的救恩。禱告常年處在顛沛流離、生活困頓的羅興亞人,心靈深處渴望飲下基督的活水泉源。願聖靈主動地施行工作,使他們明白永生之道!禱告緬甸政權能放下根深蒂固的歷史矛盾,授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而孟加拉當局能妥善安置適合他們的住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一把剪刀,遊走社會各角落

哈查姆社群
Hajam Community

041月

哈查姆人是活躍於社區的遜尼派穆斯林群體,世代繼承理髮師為職業。除了在婚喪喜慶時替人剪頭髮,他們還身兼多種角色,如臨危不亂的助產婆、能言善道的媒人,甚至在重要的人生場合上為男孩進行割禮儀式,以各種面貌滲入社會各個角落,聆聽人們傾訴生活中的大小事。
同時,足智多謀且才華洋溢的哈查姆人,在社交聚會上多擔任丑角表演喜劇,由於交際廣泛,使得他們和印度穆斯林相處起來如魚得水。
不過,樂天的人格特質以及歡樂的生活方式,卻讓哈查姆人不容易覺察到自己心靈真正的需要就是認識那位永恆生命之道的救主。

代禱文

天父,我們為這群熱情奔放的哈查姆人,在孟加拉努力地生活而感到開心,但也遺憾他們滿足於現況,覺察不到靈性的飢渴。主啊!求祢的大光照耀在哈查姆人身上,使他們眼睛得開,看見人在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唯有敬畏耶和華,謹守祂的誡命,委身於祂的旨意當中,才是真正豐盛滿足的生活。求主保守當地的基督徒,存著從祢而來的溫柔、愛心、忍耐與盼望的心繼續宣揚福音,直到建立屬於哈查姆人的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

尼卡利人
Nikaris

051月

尼卡利(Nikari)這名字,意涵是「行善」。但這群自認為「行善」的民族,或許在神眼中卻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和赤身的(啟3:17-18)。唯有聖靈能向他們啟示這項真理,重新認識內心實際的屬靈光景。
尼卡利人絕大部分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以漁業買賣和水果種植維生。他們習慣族內通婚,喪親者可以再婚。
尼卡利人是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遵行可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導,每天面向麥加祈禱五次,於齋戒月(Ramadan)期間施捨,並在白天禁食。在連續四天的宰牲節(Al-Adha)時期,穆斯林會宰一隻羊,並將肉分給家人、朋友和窮人。他們將此善行視為贖罪,以及死後進入天堂的條件。
誰來告訴這些人:主耶穌已經為他們犧牲了生命,為罪付上完全的代價,而他們無私的行為和祭物實為汙穢的衣裳。(賽64:6)

代禱文

天父,為著孟加拉尼卡利人的屬靈光景來向祢禱告。求祢賜下更多跟隨基督的工人來到他們群體當中,傳講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福音。求聖靈在尼卡利人的心裡動工,使他們明白世人都虧缺了神的榮耀,作為罪人的我們無法替自己贖罪,唯有神的兒子才能付清罪的贖價,以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與神和好。禱告未來的尼卡利基督徒,能藉著神的大能培育出更多門徒,以榮耀神為目的,活出聖潔敬虔的生命,影響家人、朋友和鄰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難以掙脫的社會桎梏1

印度的蘇特拉達爾人
Hindu Sutradhar People

061月

高種姓婆羅門祭司烏帕(Upadh)不幸地在一條泥濘的路上滑倒,跌進了布滿石礫的溝裡。他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身體,尖銳的刺痛感隨即湧上腿部。夜色抹去最後一縷殘陽,一陣寒風吹過,烏帕不禁打了個冷顫。此時,上方隱隱傳來腳步聲,自遠而近,他朝著那聲音大喊:「請幫助我!」
撒塔(Satah)是一位蘇特拉達爾木匠,剛下班,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聽見細碎的叫喊聲,他快步朝那聲音而去,發現受困的烏帕。「我來幫你!」撒塔立刻跳進溝裡,好意地說:「先生,這裡有水,請喝。」 不料,烏帕卻驚恐地大聲回絕,並怒道:「我絕不喝從你那而來的水!低賤的人,不要汙染我!離我遠一點!」
如果你是撒塔,你會怎麼做呢?蘇特拉達爾人是一群極具天賦的印度教低種姓木匠,他們擅長雕飾門板、窗戶、船隻、寺廟牆壁、木製農業用具等等。目前有許多人在城市裡工作,少數手藝精湛的蘇特拉達爾人能獲得比較高的薪水,其他人則僅靠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生活。不過,在全能上帝的眼中,兩者都非常窮乏。

代禱文

天父,為著這群依舊被束縛在種姓制度下的印度蘇特拉達爾人來禱告,求祢使他們因著認識耶穌基督而重新定義自我價值和身分認同,擺脫社會如連環套般的桎梏,真理能釋放他們得以自由。縱然世人嗤笑、藐視蘇特拉達爾人的存在,祢卻是會顧念他們的那位主,求聖靈滿有能力地運行在家庭和社群領袖之中,幫助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更是在靈性上得著豐盛的滿足,體會如詩篇所說:「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孟加拉 | 吉大港

難以掙脫的社會桎梏2

卡帕里人
Kapali People

071月

根據傳說,卡帕里人曾屬於婆羅門階層,卻因拒絕替5位來自印度卡瑙傑(Kannauj)的婆羅門人洗腳,激怒了阿迪蘇拉(Adisura)國王,而被貶為賤民。
如今,卡帕里人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以種植黃麻(Jute)和生產黃麻製品維生。隨著商業活動日漸發達,許多人成為富有的地主,有些人則成為了幫傭。他們是虔誠的印度教徒,敬拜眾多的神衹。
卡帕里人需要認識那位獨一的真神是宇宙萬有的源頭,又是何等珍愛他們!文字、有聲聖經及相關電影皆有孟加拉語版本,但要在有網際網路的條件下,才能取得這些福音資料。目前在卡帕里人中間並沒有基督的跟隨者。

代禱文

天父,願祢動員世界各地的眾教會,差派更多工人到卡帕里人當中,帶著欠福音債的心腸,為著選民凡事忍耐,好叫卡帕里人可以得著那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願聖靈藉著各樣方式在卡帕里家庭和社群中運行,使他們聽見真理的道,真知道神,進而重整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把生命扎根在堅固穩妥的磐石上。願主的榮耀彰顯在這地,帶領宣教士放膽傳講天國的福音,得著屬祢的子民,建立屬於卡帕里群體的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永恆的盟約

錫克教徒賈特人
Sikh Jats

081月
一位賈特男人牽起新娘的手,緩慢地步至火壇前面,繞著火堆走了7圈,這是錫克教徒的婚禮習俗。
對於錫克教徒來說,「7」是一個神聖的數字,火壇則象徵著個人的純潔。錫克教是創始人古魯.那奈克(Guru Nanak)為了調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近代新興宗教。他們尊崇10位上師(Guru,直譯為古魯),熟悉上師們所教導的經典內容,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信仰。 賈特人的祖先過去從中亞遷徙至印度,在尚武傳統的薰陶下,如今在印度軍隊中也可看到不少他們的身影。賈特民族精良的農業技術堪稱南亞之最,經濟實力不容小覷。賈特人多半跟從錫克教上師的教導,當中幾乎沒有耶穌的跟隨者。

代禱文

天父,為著生活在印度旁遮普的賈特人來禱告。求神預備合適的宣教機構看見賈特群體的需要,來到他們當中傳講福音,使他們信而明白祢才是萬有的源頭,公義、良善、聖潔、慈愛、憐憫、智慧皆來自於祢。賜下真理的聖靈在當中,使他們重新認識地上婚姻的意義。婚姻乃是上帝所設立的,其目的是反映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對我們的救贖之愛。這份永恆的救贖之愛,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願祢引導他們的生命,在家庭和社群中活出蒙祢悅納的美好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你的神比我的更好?

錫克拉吉普特人
Sikh Rajputs

091月

「我也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位神。但其實穆斯林和基督徒都沒什麼差別,你為什麼會覺得你的神比我的更好?」錫克教拉吉普特人看著一名基督徒,滿臉疑惑地問道。 「我的神知道人並沒有能力活出聖潔無瑕的生命,所以祂差派祂的兒子來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在錫克教裡,你的神是這樣的嗎?」
拉吉普特人沉默了幾秒鐘,語氣透露出些許懊惱:「……不是。」
錫克教的上師們(Gurus,又譯古魯)教導信徒遵行高尚的道德標準,卻無法提供人們遵從教導、活出聖潔生活的力量。
拉吉普特人大多數居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主要以務農和從軍為業;印度教、伊斯蘭教和錫克教為其三大宗教信仰。目前在拉吉普特族群中,並無人跟隨耶穌基督。

代禱文

天父,願祢的憐憫恩惠臨到拉吉普特族群當中,他們在尋找世界上獨一的真神,卻錯信了,走迷了路,求祢引導他們到祢面前來敬拜仰望祢,因為祢才是那一位創始成終的神。願祢使用更多忠心的工人,將救贖的信息帶給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拉吉普特人,靠著聖靈所賜的智慧與他們交談,讓拉吉普特人知道生命中真正最需要的是主耶穌基督的寶血,塗抹他們的過犯,唯有祢才能作拉吉普特人的中保,使他們得以親近神,在地上過一個屬天的聖潔生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戰火最激烈的前線

賽尼人
Saini People

101月

在印度國防部的人才招募中心,一位賽尼青年人剛填寫完加入印度軍隊所需的入伍文件。他的先祖代代獻身於戰爭前線,他也承襲了祖輩的傳統,以此為榮。
自第八世紀初,賽尼族群陸續以傭兵的身分來到印度,參與王國之間的群雄紛爭。第十二世紀,穆斯林成功征服印度各國成為一方霸權,兵力需求減少,多數賽尼人轉而成為農民。 因著被入侵的緣故,賽尼人仇視穆斯林群體。直到十八世紀時期,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賽尼人再次回到戰場上打仗。
「我準備好了!」賽尼青年人語氣堅定地說。
對今日的賽尼人來說,戰火最激烈的前線莫過於印巴衝突,他們並不知道屬靈爭戰是什麼。

代禱文

天父,禱告賽尼族群能得到祢的憐恤,救他們脫離黑暗的權勢,遷入愛子的國裡,因信耶穌基督而得蒙赦罪,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禱告驍勇善戰的賽尼人能明白戰火最激烈的前線,不是對抗有血有肉的巴基斯坦人,而是那肉眼不可見的空中掌權者。求主賜給賽尼人屬靈的眼光重新看待家庭傳統和民族歷史,尋見神在他們當中所安放的心意,行走在神所定的計畫裡,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並向家人分享生命之道。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

瑪塔錫克教徒
Mahtam Sikhs

111月

馬太福音9:35-38中記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導人,傳講天國的福音和醫治各種疾病。他看到群眾,就憐憫他們。他們的迷惘無助就像沒有牧人的羊一樣。耶穌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很多,工人卻很少。你們要向掌管莊稼的主禱告,求他派更多工人到他田裡收割。」
時至今日,超過63萬名的瑪塔人正等候著福音的到來,他們當中還沒有基督的跟隨者。根據每5萬人中至少要有一名宣教工人的比例來看,估計需要13名工人在瑪塔錫克教徒中間分享福音的信息,直到建立當地屬神的教會。

代禱文

天父,求祢預備足夠的工人,來到瑪塔族群這塊等待收割的田裡,宣講祢的信息。禱告瑪塔人能帶著一顆柔軟的心,聆聽聖靈的聲音,使他們相信主耶穌基督是我們唯一的救主,在愛裡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並一同經歷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禱告瑪塔人有從上帝而來的豐盛生命和能力,建立屬於瑪塔族群的成熟教會,承擔起牧養當地門徒的重任。願神在教會當中,並耶穌基督裡得著榮耀,直到永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一次獻祭,換來永遠稱義

蘭達西亞錫克教徒
Ramdasia Sikhs

121月

小孫子一蹦三跳地跟著爺爺進了房間,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有個人跟我說,只要我們禱告,神就會聆聽。」
爺爺皺了皺眉:「胡說八道什麼!」
「爺爺,這是真的!他還告訴我有一位名叫耶穌的神,會饒恕我們,而且永遠有效。我們就能與神和好了。」
「不許亂說話。」爺爺的聲音裡隱含著一絲不容置疑,喝斥道:「你是錫克教徒,別想偷懶!想親近神,要做的事情可多了,不是那麼簡單!」 錫克教徒透過追求高超的道德標準、積極地行出好行為,以及遵行各種宗教儀式來獲得神的寬恕。他們相信因果輪迴,在今世累積足夠的善報才能得到解脫。

代禱文

天父,祢是蘭達西亞人的大牧者,他們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求祢親自引領蘭達西亞人尋見回家的路。願聖靈主動臨到蘭達西亞群體,使他們明白不是靠著自己行善、遵守宗教儀式來換取饒恕,乃是主耶穌基督,誠然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主啊!求祢差派更多宣教士來到此地,憑著從神而來的溫柔、忍耐和謙卑,幫助蘭達西亞人認識純正的真理,直到建立屬祢的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流離失散的羊,誰來尋回?

錫克金沃爾人
Sikh Jhinwars

131月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Guru Granth Sahib) 是錫克教最重要的經典,被信徒視為永存的「古魯」(Guru,導師),同時也是最後一代的上師。經典裡清楚闡釋錫克教的基本教義,如主張一神論,反對種姓制度,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嚴禁不勞而獲,積極入世參與社會服務、追求公平正義,活出誠實聖潔的生活;信仰業報輪迴說,必須靠著行善和上師的教導才能解脫等等。
大多數居住於旁遮普的金沃爾人信奉錫克教,並從事漁產、羊肉貿易等相關工作。在婚姻觀念上,他們提倡一夫一妻制,只在特定群體或種姓內通婚,不鼓勵離婚和再婚。 以西結書34:5說道:「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雖然有完整的旁遮普語聖經福音資源,但目前沒有宣教士在錫克金沃爾群體中。

代禱文

天父,願祢讓印度各地的教會看見金沃爾人的需要,帶著傳福音的使命去接觸他們。願聖靈的大能運行在旁遮普這塊土地上,使金沃爾人意識到自己唯獨得罪了耶和華。但因著上帝豐盛的憐憫,能抹去他們的罪汙、洗淨他們的罪惡,重新為他們造一顆清潔的心、正直的靈,使他們比雪更白。願金沃爾族群能一同享受這份救恩之樂,甘心順從主,歡喜歌頌祢的寬恕,獻上自己破碎痛悔的心,成為神喜悅的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旁遮普邦

遷徙之路

錫克拉巴納人
Sikh Labanas

141月

拉巴納一詞意為「貿易鹽商」、「穿著鐵洋裝的人」。數個世紀前,足智多謀的游牧民族拉巴納人從土耳其遷徙到印度,沿途開始做起了生意。不論是戰爭時期,抑或是和平年代,持續參與鹽、香料、穀物、披巾等海陸貿易。與此同時,拉巴納人也穿上「鐵洋裝」,在錫克教的軍隊裡服役。
今日,約有34萬拉巴納錫克教徒定居在印度北部旁遮普省,並轉為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作為錫克教的跟隨者,他們相信「獨一的永生存在」,遵行10位古魯(Guru,導師)的教導。
全本聖經與各式各樣的福音資源皆有東旁遮普語(Eastern Punjabi)版本,但拉巴納人依舊是最少觸及基督教的群體之一。

代禱文

天父,願祢藉著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慷慨地把聖靈傾注在拉巴納人身上,使他們心裡謙卑、柔軟地向主敞開,認識祢才是真正「獨一的永生存在」。願祢豐盛的恩典和長闊高深的愛,厚厚地澆灌在拉巴納人的家庭當中,使他們得以因著信,接受祢的拯救,離棄自己的罪,藉由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一同成為義人,承受永生。願拉巴納人在祢的愛中,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吸引更多人來到祢面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這個答案你知道嗎?

托爾哥特.卡爾米克人
Torgut Kalmyk

151月

你知道在歐洲有一個以信奉佛教為主的族群嗎?
托爾哥特.卡爾米克(又稱衛拉特人,Oriat),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自十七世紀開始,他們便向西遷移至裡海西北邊的大草原上,屬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許多托爾哥特.卡爾米克人隨著先祖傳統繼續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一些卡爾米克人則選擇定居下來,穩定地在工廠、礦坑和農場工作。
情緒高亢時來一段歌舞唱跳,聽著長者娓娓道來半世紀以前的遙遠記憶,都是卡爾米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一年一度的蒙古族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上,可以看見男子在場上鬥智、鬥勇和鬥力,進行賽馬、射箭和摔跤等三大比賽項目,一展獨特的民族風采。
卡爾米克人的佛教支派深受泛靈信仰和薩滿教的影響,時常為著健康、工作、愛情而尋求薩滿巫師的幫助。他們需要認識主耶穌基督。

代禱文

天父,微小的卡爾米克基督徒群體是世上的光。「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求神堅固卡爾米克基督徒的信心,使他們在盼望中繼續敬拜神,隨時做好準備,領受聖靈的引導,勇敢地在家人面前為基督做見證。主啊!懇求祢差派有醫療、農耕和獸醫背景的宣教士,來到卡爾米克群體當中,帶著一顆基督的心與他們做朋友,使卡爾米克人在愛的關係裡心被恩感,渴慕來到神面前,瞻仰祢的榮美。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離天空很近的地方

特布人
Tebbus

161月

特布人是藏族的一支,說安多藏語(Amdo Tibetan Language),居住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迭部縣,毗鄰四川,崇山峻嶺,高聳入雲,交通封閉,與世隔絕,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圍。他們信仰的藏傳佛教深受薩滿教和泛靈信仰所影響。
多數的特布人依舊過著藏族先民的游牧生活,居無定所,四處移動,為著牲畜尋找水草肥美之地,與豐富多變的大自然和諧相處。然而,中國政府希望特布人能定居下來,並安排孩子進入公立學校就讀,以提高人口識字率。
2017年,安多藏語新約聖經譯本問世。不過,當地還沒有建立教會。

代禱文

天父,詩篇19篇說到:「諸天宣揚你的榮耀,穹蒼展現你的奇妙大工。你在天上為太陽安設居所,從這邊升起,運行到那邊,沒有一樣事物不在它的熱力之下。你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你的道理潔淨,能存到永遠。」禱告特布人除了明白大自然的奧妙之處,也能認識創造一切的上帝。求主差派合適的工人,在醫療和教育上給予他們幫助。禱告特布人渴慕神的話語,使他們得著真智慧。求主使中國的基督徒看見特布人的需要,存著清潔無虧的良心,教導他們學習真道。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耶和華的殿是你的「吉祥福地」嗎?

博峪藏人
Boyu Tibetans

171月

博峪鎮,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下轄的一個鄉鎮,座落於岷山山系的群山之中,海拔約三至四千公尺,雲霧繚繞,恍如置身於人間仙境,被譽為「吉祥福地」。這裡距離舟曲縣城約303公里,居民有90%是藏族人,家家戶戶以種植黨參註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達瑪花開美人舞,五月博峪勝天堂」,採花節是博峪鎮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民間流傳:一位名叫蓮芝的姑娘,不僅樂於醫治傷病,還教導當地村民開墾荒地和紡織技術,卻在農曆五月初五上山採藥時,不幸失足跌落山崖。人們為了紀念蓮芝姑娘,便在每年的這一天盛裝打扮,上山採達瑪花,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她來世再生,繼續造福百姓。
目前聖經有博峪藏人所使用的中部藏語版本,住在「吉祥福地」的他們還不知道上帝才是真正的賜福者。
註:黨參是一種中藥材,以根入藥,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代禱文

天父,求祢興起中國基督徒,到博峪鎮宣揚祢的作為,與藏人建立美好的關係,好讓他們相信祢、順服祢,使耶穌基督的名得著榮耀。祢曾對亞伯拉罕說:「我必賜福給你,你也要叫別人得福。」求祢使博峪藏人明白,祢才是那一位真正的賜福者,耶和華的殿是他們的吉祥福地,神兒女則是萬福之源。禱告博峪鎮的教會被建立起來,求神興起合適的藏人擔任領袖,以純正的真理牧養村民,靈性日益茁壯,經歷神的同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焚香祭神插經幡

舟曲藏人
Zhugqu Tibetan

181月

舟曲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東南部,地形地貌複雜,白龍江貫穿其中,孕育出獨特豐富的藏族文化。舟曲藏族不僅在語言上有別於其他藏區,在宗教信仰、傳統服飾、婚喪禮忌等方面皆獨具一格,插箭節即是一例。
插箭節多半在每年的5、6月期間舉行。各家各戶在前一天便要準備好祭祀山神的物品,包括煨桑物註、五彩經幡、箭等等。插箭節當天清晨,藏族男子騎馬奔至山頂參加插箭儀式,圍著桑火堆,把五彩經幡撒向空中,並高舉著箭按順時針方向緩緩繞行煨桑臺一圈、插箭垛三圈,祈求山神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舟曲藏族先民相信萬物皆有靈,是虔誠的苯教信徒。十二世紀中葉後,藏傳佛教開始在縣內迅速發展。經過漫長的融合,苯教和藏傳佛教漸漸成為舟曲藏人的共同信仰。

註:煨桑時所需要用到的物品。「煨桑」是藏語音譯,「煨」的意思為煙、煙火;「桑」則為消除、驅除。煨桑是藏人的祭祀習俗,即焚燒穀物、松柏枝等物來產生煙霧,祭祀鬼神。

代禱文

天父,祢所創造的萬物都向我們歌頌祢的偉大。求祢幫助舟曲藏民,明白大自然是出自上帝之手,無法超越祢本身,轉而敬畏創造大自然的主。禱告耶和華成為舟曲藏民杯中的分,唯有祢才是他們真正的財富和快樂泉源,也是終極好處的所在。因為沒有上帝時常的同在與看顧,就沒任何東西是「美好事物」。禱告舟曲藏民將自己的心和盼望寄託於主耶穌基督身上,體會到「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絲綢之路成了恩典之路

恩格爾‧裕固人
Enger Yugurs

191月

裕固族,源於中國北方古老民族回鶻中的一支,與維吾爾族同源,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和祁連山北麓的狹長地帶,主要分布在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雖然當地氣候乾旱,但夏季時融化的高山雪水會滋潤大地,裕固人在這些星散的綠洲上從事農業、畜牧業生產。
由於複雜的歷史文化影響,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東部的裕固人,說恩格爾語,屬蒙古語系;住在西部的則說堯乎爾語,屬突厥語系。不過,現在各地的裕固族普遍都會說漢語。
與藏族一樣,天葬是裕固族的喪葬習俗。他們會將逝者的屍體分解成數塊,帶至山頂上,等待飛禽啄食。3日後,肉被食盡,代表死者已經「升天」。
數世紀前,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商貿要道的同時,基督教也藉此傳入了河西走廊。考古學家曾在該處挖掘出許多十字架。二十世紀末期,一些恩格爾‧裕固人歸信基督。如今,恩格爾‧裕固族基督徒約有50名。

代禱文

天父,感謝祢,在幾十年前,把福音帶到了這地。祢愛祢所造的每個恩格爾‧裕固人,盼望他們所有人都能回轉向祢。求祢藉著這些已經蒙祢拯救和賜福的恩格爾‧裕固族基督徒,向身旁不認識祢的親族彰顯祢的憐憫,成為世界的祝福。「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祈求聖靈挪去恩格爾‧裕固人的硬心,引領他們回到天父的家中,與神和好。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敬拜耶穌,獻上哈達

撒拉‧裕固人
Saragh Yugurs

201月

「敬上青稞酒,獻上哈達註」是裕固族平常歡迎朋友的方式,熱情豪爽的他們認為把最好的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才算盡到主人之誼。然而,他們有一項特別的禮俗禁忌。 「你不可以進來!」撒拉‧裕固族男人對著眼前身著紅衣誤闖的遊客高聲大吼道。
撒拉‧裕固族信奉騎著赤馬的 「毛神」,因此不允許身穿紅衣、騎紅馬的人們進入他們的家中。他們說突厥語,奉行藏傳佛教和薩滿教。
1997年,約有15人看完電影《耶穌傳》後歸信基督。2000年,當地的基督徒人數成長至50人。不過,近年來中國官方屢次打壓宗教自由,大舉逮捕宣教工人。
盼望未來撒拉‧裕固人能全族向主獻上哈達,歡迎耶穌基督成為他們的救主!

註: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大都為白色。 「獻上哈達」是裕固族普遍而崇高的待客禮節。

代禱文

天父,祢是公義的,正直的人必得見祢的面。求祢幫助當地的宣教工人和撒拉‧裕固族基督徒們,面對當局政府強硬的宗教迫害時,仰望坐在寶座上的王,祢按著祢的時機施行公義審判。願基督之愛充滿他們,饒恕傷害他們的政府,以憐憫的心為執政者,以及不認識真理的親族朋友們禱告。求聖靈賜下悔改的心,使撒拉‧裕固人都能回轉尋見祢。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撒拉‧裕固人要讚美耶和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中國 | 甘肅省

困坐在捆鎖之中的藏民

容馬玻巴.安多人
Rongmahbrogpa Amdos

211月

拉卜楞寺,是舉世聞名的藏傳佛教學府,始建於1709年,傲然屹立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內。連綿不絕的僧舍間,遍布著求學弘法者的足跡。三百年來,渾厚低沉的誦經聲從未間斷。
夏河縣位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是安多藏區的一部分。住在這裡的容馬玻巴游牧民族信奉藏傳佛教。五彩絢麗的經幡,隨風飄動一下,就等於誦經一次,是藏民日夜誠心向佛的信念;而寺院外數以千計的轉經筒,是消災解難、修功積德最好的方式,一圈圈不停地轉動,承載著藏民對於來生的盼望。
放眼望去,藏區隨處可見寺院、佛塔、經幡和佛龕,宗教氛圍十分濃厚。作為一個全民篤信佛教的民族,藏人認為,讓孩子從小入寺為僧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牢不可破的信仰傳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容馬玻巴人,這裡迫切需要福音。

代禱文

天父,祢認識這些仍困坐在捆鎖之中的容馬玻巴人,願祢拯救這群靈魂被綑綁、被罪包圍、幽暗無光的藏民。主的榮光照耀此地,使鎖鏈斷落、心得釋放,領容馬玻巴人出黑暗,起來跟隨祢。願祢賜下大能,讓容馬玻巴人穿戴好上帝的全副盔甲、真理的腰帶、公義的護胸甲、福音和平的鞋子、信心的盾牌、救恩的頭盔,握住聖靈的劍,就是上帝的話語,使他們能堅定不移地抵擋魔鬼的一切詭計。願所有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沒有和解,沒有饒恕

普什圖人
Pashtuns

221月

開伯爾-普什圖省,其意涵為「開伯爾一側的普什圖人的土地」,約由三百五十個部落所組成。這裡住著驍勇善戰的普什圖人。
普什圖人嚴格遵守《普什圖瓦利》法典而活,榮譽、獨立、好客、復仇的文化傳統,主宰每個人的處世價值觀。對他們而言,恢復家庭、部落和國家的榮耀使命,凌駕於一切之上。當一個普什圖人遭人冒犯或受到侮辱,他不僅要敵人以血償還,甚至會向其家人和部落進行報復。
「一個真正的普什圖人可能會失去信仰,但永遠不失去榮譽。」
「普什圖人會為著自身的榮譽,而願入地獄之火。」
兩句古老的諺語,深刻地反映出「榮譽至上」的傳統民族精神,融入了每個普什圖人的血液中。

代禱文

天父,願祢使普什圖人明白,人無法憑己意定義對與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都需要被神饒恕。願祢幫助普什圖人來到上主面前,承認自己的罪,依靠祂的恩典,接受祂的赦免,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白白地稱義,並學會饒恕,成為「以善勝惡」的族群。願祢使每個普什圖人學習基督的柔和謙卑,以謙和回應他人,彰顯出神的榮耀與良善;並放下對名譽聲望的追求,以神的眼光,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美好。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冤冤相報何時了

塔瑙里人
Tanaolis

231月

在開伯爾-普什圖省這片土地上,有著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美景,也有著許多不同的文化與故事。
塔瑙里部落,位處巴基斯坦東北部的哈札拉山區。生活環境的艱辛,造就塔瑙里人的強悍性格。他們恪守伊斯蘭傳統,主流的普什圖文化對塔瑙里人影響廣泛而深刻。榮譽至上的堅定信念強化了他們對家庭、親族的認同感,卻也造成部族之間永無止盡的世仇紛擾。
地理障礙和文化隔閡,讓福音難以傳入此地,使塔瑙里部落成為世界上最少聽見福音的族群之一。唯有我們主耶穌基督長闊高深的大愛能廢去仇怨,轉化他們的生命。

代禱文

天父,求祢差派合適的宣教工人來到塔瑙里部落,與他們同住,充分理解當地的文化,並用從祢而來的諸般智慧講述福音的奧祕。「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禱告塔瑙里人能認識真正的榮耀來自於祢,而且神的獨生愛子擁有全世界的一切,卻甘願降卑,愛他們愛到捨棄所有的榮耀。當塔瑙里人越想捍衛自身的榮譽時,求祢越顯明基督的愛與榜樣,以至他們的心被恩感,知罪悔改,將全人全心都獻上,順服於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被社會拋下的他們

莫奇人
Mochis

241月

莫奇一詞來自梵語,意思為「將皮革折疊起來」。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展品櫃上一雙雙雅緻的皮鞋,皆出自莫奇人之手,他們是一群手藝精湛的皮革工匠。
在印度教文化中,處理動物死屍的皮革工匠被視為污穢不潔的賤民,所以莫奇人的社會地位極低。雖然巴基斯坦的畜牧業發達,與印度相比,較少種族歧視和牛隻禁殺的規定,但當地莫奇人教育水準低落,成人識字率不超過15%。他們普遍早婚,男性平均成婚年齡為17歲,女性則更早一些。身心尚未發育完全的少女懷孕生子,不免伴隨著營養不良及其他健康問題。近年,因為缺乏受教育的機會,追不上製革工業化,腳步落後的莫奇人,在貧窮的泥潭裡越陷越深。
對於識字率偏低的莫奇族群,口語傳播和視覺媒體或許才是較合適的傳福音策略。

代禱文

天父,願祢興起更多祢的子民關切窮乏的莫奇人,持續紀念他們的需要。謝謝祢的恩寵臨到,使我們過著蒙福的生活,求祢呼召遠處近處的基督徒,藉由各種方式來幫助莫奇人,包括靈性的服事、物質上的奉獻、醫療資源、基本受教育的權利。願祢藉著祢的僕人,向莫奇人顯出祢慷慨的慈愛和良善。耶和華啊!求祢使莫奇人得見祢的慈愛,又將祢的救恩賜給他們,活出受造的命定,以祢為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在人前,抬不起頭的他們

穆薩里人
Mussalis

251月

走在乾净舒適的街道上,你曾留意過默默辛勤勞動者的身影嗎?
穆薩里人世代以清潔工為職業,住在巴基斯坦的開伯爾-普什圖省、旁遮普省,和印度的拉賈斯坦邦。1947年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的穆薩里印度教徒迫於宗教壓力,改教成為穆斯林。
穆薩里人雖然信奉強調「人人平等」的伊斯蘭教,但蹲在馬桶前刷洗、屈膝拾起滿室穢物的身影,仍然遭到大眾輕視,他們無神的雙眼寫滿基層勞動者的麻木和無奈。與前一日的莫奇穆斯林的社會處境相似,穆薩里人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影響南亞大陸的種姓制度仍無形地桎梏著他們。
但聖經怎麼說呢?有一位愛我們的神,「他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就是與本國的王子同坐。」(詩篇113:7-8) 誰能與我們的上帝相比呢?祂坐在高天的寶座上,俯身觀望,察看天地,從塵土中抬舉貧窮人,從垃圾堆裡提拔困苦人。期盼有朝一日,因著神的厚恩,穆薩里人能抬起頭來,仰望主。

代禱文

天父,願祢使穆薩里人明白,上帝的愛是何等豐盛。「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他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謝謝神,祢崇高偉大,卻始終親近低微的人,看顧貧窮人和孤兒寡婦。求祢讓穆薩里人知道這位愛他們的恩主,渴慕追隨祢。讓他們的心眼被祢打開,發現神恩浩瀚,驚奇從祢而來的恩典與祝福、無盡的憐憫。願祢藉著穆薩里人使世人明暸,職業無分貴賤,並讓人羨慕神兒女的身分,嚮往在天國找到永恆歸屬。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枝子要連結於真葡萄樹

巴格班人
Baghbans

261月

巴格班,字意是「照顧花園的人」。傳統上,巴格班人是佃農,以租用土地來種植蔬菜水果維生,主要生活在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以及印度的北方邦與卡納塔克邦。由於居住範圍極廣,他們使用的語言多達8種。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有兩個非政 府組織活躍在巴格班族群之中:一、巴 格班教育信託(Baghban Educational  Trust),致力於提升巴格班人進入高等教育的機會。二、巴格班穆斯林福利協會(Baghban Muslim Welfare Association),專注為巴格班族群的權益發聲。
巴格班人是穆斯林,根深蒂固的伊斯蘭信仰已深刻融入為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代表著集體的身分認同。
適合巴格班人的福音資源豐富多元,求主能快快軟化他們的心來接受福音。

代禱文

天父,約翰福音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若離了主,枝子就是死的。願祢使巴格班人的生命連結於真葡萄樹,完全依靠主,並結出果子,就是聖靈作工的明證。「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祝福巴格班人的生命被上帝的話語浸透,豐豐富富的住在他們裡面,洗去罪汙,天天更新,被神修剪乾淨,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為主作見證。願巴格班人讚嘆真葡萄樹美麗無比,驚奇栽種的人何等有智慧,歸榮耀給父與子。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合一的關係

科賈人
Khojas

271月

  中世紀是伊斯蘭文化的鼎盛時期,在阿拉伯帝國的積極擴張下,身為印度教徒的科賈人也被捲入其中,紛紛改教成為穆斯林。 表面上,科賈人追隨獨一的阿拉,屬於遜尼派、什葉派或伊斯瑪儀教派。然而,事實上他們依舊保有印度教的習俗和傳統。
大多數的科賈人居住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拉賈斯坦邦,與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信德省,和開伯爾-普什圖省。幾世紀以來,也有不少科賈人移到東非、歐洲和北美洲定居。儘管他們的人口分布廣泛,文化和語言存在著許多分歧,但各地的科賈人所組成的社群關係依然緊密,甚至偏好在二等堂表親間聯姻,親上加親。
在科賈人當中,目前並沒有基督的跟隨者。其文化和語言的多元豐富,加深了傳福音的挑戰性,各地的科賈社群都需要分別建立自己的教會。眼下,福音的語音資源、《耶穌傳》電影和聖經經文,皆可在網上取得,只是鮮少有人對此感興趣。

代禱文

天父,禱告祢賜下合適的宣教士來到科賈人當中,與他們建立美好的關係,並帶領他們認識祢的話語,深刻認識祢聖潔、偉大、信實、智慧、豐富、恩典、慈愛與憐憫的屬性,生發敬畏降服之心。願祢讓每個科賈社群,在基督裡深刻經歷與文化、種族、階級迥異的弟兄姊妹,同屬一個身體,一位聖靈,對未來同有一個榮耀盼望的合一關係。祝福科賈人因著得著救恩之樂,敢於擁抱與自己不同的人群,吸引其他人回轉向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 | 開伯爾-普什圖省

悲慘世界

塔吉克人
Tajiks

281月

塔吉克是中亞的一支古老民族,分布於帕米爾高原和阿富汗東北部,先後經歷阿拉伯、波斯、蒙古和俄羅斯等外族統治,而今主要居住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二十世紀九〇年代,蘇聯解體後,塔吉克斯坦成為獨立國家。隔年,塔吉克內戰爆發,戰事遍及全國,許多塔吉克人倉皇出逃至巴基斯坦。除此之外,八〇年代持續至今的阿富汗戰爭,也讓該國許多飽受戰禍之苦的塔吉克人,紛紛投奔至巴基斯坦。截至2005年,住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人,估計高達7.5%是塔吉克族。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塔吉克人不斷地受到外族侵略與文化統治。如今,戰火依然沒有消停,他們找得到自己的歸屬嗎?
我們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有多少塔吉克人歸信基督。不過,在塔吉克斯坦,有一些人已經接受了福音,成為神國的子民。

代禱文

天父,禱告福音能進入巴基斯坦塔吉克人的心中。「上帝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乾燥之地。」在恃強凌弱的世界裡,願祢伸手搭救靈裡無助的塔吉克人,在無依無靠的失落裡尋見祢,成為神兒女,住進上帝的家中,與弟兄姐妹建立深切的愛的關係。求祢成為各地塔吉克人的避難所,使他們藏身於祢的饒恕裡,並一同期盼最終祢為我們擦去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悲傷、哭泣和痛苦,那榮耀日子的到來。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比哈爾邦

奴隸谷底求翻身

柯伊理人
Koiri (Koeri) People

291月

「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迪若(Dhira)雀躍地加快腳步,往比哈爾大學畢業典禮的會場入口走去。
迪若看著小女兒身著黑色的禮服,站在臺上接受畢業證書和獎章,難以壓抑的喜悅湧上心頭。他的視線忽而模糊不清,只得低下頭,眨了眨眼睛,試圖穩住情緒。
迪若是低種姓柯伊理人,以家族傳承的土地,耕田犁地,養家糊口。他的四位兒女皆已取得高等教育學位,在教育、工程、飯店管理等領域,取得薪水優渥的工作。迪若成功逃離低種姓的貧窮宿命,難熬的日子漸成往事。他計划改日要去鎮上的印度神廟捐獻,向眾神明表達感謝。
柯伊理一詞,意即「耕地的人」,是種姓制度中第四階層的農奴首陀羅。目前,約有550萬柯伊理人居住在比哈爾邦。
自二十世紀九〇年代開始,印度經濟自由化,人人期待有一天能擺脫貧窮。如今,許多柯伊理人已晉升中產階級,進入現代產業和政府單位裡工作。他們一直以來只認識印度教的眾神衹,鮮少有機會聽聞福音。

代禱文

天父,世上的錢財、工作、健康、權力、幸福、快樂都是祢所賜的禮物。然而,最大的寶藏,是與神同在的生命。願祢幫助柯伊理人從禮物堆中,發現靈裡深刻的不滿足。「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祢面的雅各。」願柯伊理人離棄偶像,如雅各一樣,從為自己而活,到奮力尋求神的榮面,並體會祢所賜下的深切平安,成為敬畏、追求神的群體。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比哈爾邦

印度賤民生活紀實1

杜薩德人
Dusadhs

301月

一如往常,蘇可(Sukal)坐在熙來攘往的街道旁乞討,手中搖著小小的竹罐子,上頭雕有印度教醫治疾病的濕陀羅(Sitla),以及掌管財富的吉祥天女(Lakshmi)。 我站在對街看著蘇可許久,並無人停下腳步施捨。我忐忑不安地放輕腳步走過去,試圖不讓自己看起來唐突又魯莽,蹲下身子問道:「你想要有收入嗎?」
蘇可望向我,眼神裡閃過一絲期盼。於是我說:「我需要有人幫我的牛驅蟲。你要不要來做做看?」
蘇可是杜薩德人,在種姓制度中屬於賤民階級。他們主要分布在比哈爾邦、北方邦和賈坎德邦。其中,比哈爾邦的杜薩德人口約有500萬。自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後,於1950年廢除種姓制度。眼下,六十多年過去了,種姓觀念像是無形的枷鎖,依舊束縛著人們。
大多數的杜薩德人是窮困的,缺乏一技之長,只能做些勞動體力活,領取微薄的薪水度日,例如販賣牛糞、替牛驅蟲,或是坐在路邊乞討。只有少數的杜薩德人有機會接受教育,在公家單位謀職。

代禱文

天父,願祢呼召印度的基督徒們不要避開受苦的杜薩德人,倒要邀請貧窮的他們來家裡作客,照顧他們的需要,不求回報。願祢使杜薩德人徹底明白,這世界已被罪玷汙,沒有任何一處是真正的歸屬,但耶穌基督承擔了罪債,帶我們回到父神面前,並應許將來會有個嶄新完美的家鄉。願他們與信實不變的上帝,立下永約,成為神忠信的門徒。願聖靈賜下盼望給杜薩德人,望著標竿直跑,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們去得的獎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 | 比哈爾邦

印度賤民生活紀實2

穆薩哈爾人
Musahars

311月

報紙上,有幾張達利特婦女在神廟前乞討的照片,讓人瞥見印度社會的貧困面貌,令人鼻酸。
千年以來,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劃分為數個階級,與其相對應的職業類別。然而,有一群人永遠在最底階層苟延殘喘,他們就是達利特(Dalit,昔稱賤民)。
許多達利特家庭彷彿與國力扶搖攀升的印度脫節,長期飽受犯罪騷擾和鄙夷不屑,住在衛生條件極差的簡陋房屋,世代在貧窮裡掙扎,難以翻身。
他們為人收拾垃圾、清掃排泄物、抓老鼠、搬運屍體等,被人避之唯恐不及。
穆薩哈爾人屬於達利特階級,被戲稱為「吃老鼠之人」,遍布印度的北方邦東部、比哈爾邦和尼泊爾南部。其中,比哈爾邦的穆薩哈爾人口約有220萬之多。1979年起,一些人開始積極投入穆薩哈爾人的援助計划。近幾年,逐漸看見明顯的成效,村落裡有了抽水機設備,更多兒童得到受教育的機會。此外,比哈爾邦的社會福利部長也正在實行另一項計划,為改善他們的生活盡一份心力。
穆薩哈爾人迫切需要實際的物資援助,和認識福音。

代禱文

天父,穆薩哈爾人常常飽受階級歧視、剝削壓榨、暴力脅迫。求祢保護他們,搭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醫治他們破碎的身心靈,照亮穆薩哈爾人的生命道路。願各地的基督徒們,能在穆薩哈爾人的痛苦中,慷慨地犧牲奉獻,以實際的行動與禱告,分擔他們的重擔,在經濟和物質需求上給予幫助。同時,也帶領穆薩哈爾人來認識主耶穌基督的奇妙大愛。祢愛我們,親自承擔世界最不公義的對待與審判,願穆薩哈爾群體在神的應許中找到盼望、心得安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