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

S M T W T F S
< 8月   10月 >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019月

于是他们唆使众人,说:「我们听过他说谤渎摩西和神的话。」

徒6:11

使徒行传有件有趣的事,就是使徒们会不停宣称已遵守了摩西的教导。可见他们没有脱离犹太人的传统,他们是摩西五经的虔诚跟随者。实际上,他们严谨地持守经文的训诫,使那些邪恶之辈只能劝诱他人以谎言来压制他们,不让他们发出宣告。
司提反就是一个例子。他强而有力地以旧约经文教导耶稣是弥赛亚的讯息,使对抗者无法争辩得逞,只好撒谎污衊司提反谤渎摩西。为何呢?因为司提反遵守了摩西五经,人找不着错处。
第一位为主殉道的司提反,遵守律法的教导。但今天许多人却藉口现在是恩典时代,所以将律法搁置一边,或选择性的遵守,失去了警醒的心,造成了从恩典中堕落。我们看看保罗、约翰、雅各、彼得,没有一位使徒说过对抗(亵渎)摩西的话。
恩典不是我们放纵自己、容许一再犯罪的理由。律法的存在使我们知罪,导引我们规范外在行为;恩典则引导我们进入心灵领域上,使我们转向神,明白神赦罪的宝贵救恩,有神的灵住在内裡,不愿跟从罪恶的本性去得罪神。
你绝对需要神的恩典,才能满足律法的需要,但这与否认律法的意义,绝对是两件不同的事。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29月

「以法莲啊!我要怎样待你呢?犹大啊,我要怎样待你呢?你们的爱心像早晨的云雾;又像瞬即消逝的朝露。」

何6:4,新译本

Ma e’ese,有「我该怎麽办」的意思。也许我们会很快地回答:「什麽事?我们已经悔改、祷告和奉献了,我们现在很好!」这节经文的前文,以色列人就是如此回答。
「我该怎麽办?」神要如何才能让人突破教义上的自负傲慢,以及生活上武断的自信呢?又该如何让人看清自己正在践踏神的怜悯?
我们常说:「只要认罪,神一定会饶恕,一切都会好的,不算什麽大事。」但是神说:「以法莲哪,我要怎样待你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看清自己的过犯。是的,当我们承受犯罪后的恶果时,会为此流泪、承认自己的不义,但我们很可能像「以法莲」,没有真正地知道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如何得罪了神,甚至把基督的救赎当作是廉价的恩典。
要除掉伪装的外观,看清自己的本相是很困难,但神会遮盖、鼓励、帮助我们认清事实。总有一天,我们必须面对这道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到时,我们必然会站在神面前说:「我的主,我的神,我要怎样站立得住呢?」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39月

亚伦一年一次要用赎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

出30:10

希伯来神是一位群体性的神,他的一切作为都关乎到群体。然而,当今社会早已脱离了这种互相依赖的群体观,个人主义成为主流。我们视自己为宇宙的中心,认为自己就是神作工的重点,我的国家、我的人民、我的教会、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最重要。
自我中心的思想早已渗透生活的每个层面,甚至融入在我们的基督信仰之中。今天,就藉着这节经文,让我们一起去理解chatat(罪)的意义。
对希伯来人来说,罪,等同于你得罪了另一位立约群体中的人。换句话说,如果你和我同属一个约,那麽当我得罪或伤害你时,就是犯罪。我们都同属一个群体,本该彼此平等相待,但罪却伤害立约内另一个成员。
更可怕的是,神就是这立约群体中的一员。因此,当我们犯罪时,等同于得罪了他;当我们得罪邻舍时,就是让神也成为我破坏盟约行动的受害人。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49月

亚伦一年一次要用赎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

出30:10

在希伯来思想中,罪包含了犯罪行动和罪所带来的后果。而且,罪所产生的影响力不限于个人性,乃是集体性。不论在何时或何处犯下罪行,肇事者、受害者、所属群体、环境,以及神本身,通通都会被牵连。
这种集体观念与西方世界的希腊思想是有冲突的。我们比较看重个人的独立性,无法想像神会为了一个人的罪,而处罚整个群体。我们也无法明白,为何父亲的罪会影响好几代的儿女受苦。我们以为神不公平,却错过了一件事实没有人是独自作恶的,这是罪的性质。
罪,从来不会只侷限在一个人身上,它的传播力十足,并深深影响着周围的每个人。罪的性质就是破坏关係、彼此伤害。
难怪经文会说,以色列全体每年都需要用赎罪祭来洁淨。因为无论你的罪是什麽,肯定把所有人都牵连在内罪不是个人的事。
想一想,你的犯罪行为在群体内带来了什麽影响?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59月

太初有,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约1:1

为什麽约翰会使用logos(道)这个字呢?首先,他是为了提醒读者,神是万有的起头;其次,是要表明神是一位行动的神。希腊人是使用名词来描述诸神,而约翰不是!约翰所描述的神「道」,是一个动词显示神的创造和救赎。
「道」就是耶稣,他成为肉身,让人可以看见和明白他的行动。「道」完美地彰显和表达了神的行动,因为他是神的代表。他成为血肉之体,替神说话,透过行动展示神的属性怜悯、慈爱、饶恕、医治、释放、教导与公义。
人都有神的形像,因此我们也具有行动的潜力。在创世的意义上,人就是藉着听从神的指示,彰显那位会说话的神。每一个听从神的行动,都是在这世界宣告神的义。
人们不是常说「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吗?没有作为,终是一场空谈。反观我们的至高神,他的行动就是他的话语,既信实又可靠。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69月

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 就可以犯罪吗? 绝对不可!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献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服的奴仆,以至于成义。

罗6:15-16,中文标准译本

如果基督徒不顺从神,我们会说他是「属肉体的基督徒」。在这裡,保罗用了另一个隐喻奴仆。当一个人声称他跟随神的道,然而只要查看他的行为,立刻就可知道他是谁的奴僕。
保罗是在说,恩典之下的我们仍需要顺从神,成为「义」的奴僕。得救的目的不只是进天堂,还包括让我作神的「奴仆」。
「顺从」的希腊字是hypakoe,字根是akouo,「听」的意思。具体来说,我们听从谁,就是谁的奴僕。事实上,希伯来文「听」和「顺从」是同一个字。整本圣经充满这种观念我不是神的奴仆,就是其它事物的奴仆,没有中间的路可走。
得救固然不是靠人的努力,但神的恩典也不是让我们搭上救恩的火车便离开此地。以色列人从被奴役中得解救,为的是要成为祭司的国度来事奉神。我们得救也有着同样的目的,就是顺从神、成为神的奴仆。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79月

耶稣看着他们说: 「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甚麽意思呢?」

路20:17

耶稣是希伯来人,石头的希腊文lithon,应该是从希伯来字’eben翻译而来。这裡有个小小的文字游戏:’eben和ben(中译为儿子)。人们一听到耶稣如此说便能马上反应,他是在讲诗篇118:22那一处经文:「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言下之意是以色列的首领很危险,跟随他们的人最好小心一点,时候已到,神子(son)要像一块石头把拦阻神救赎计画的人都打碎。
圣经中值得注意的文字游戏还有出埃及记:约柜中放的两块石版,上面刻着从神而来的十诫。初代教会把石版视为与耶稣房角头块石头有关。简言之,耶稣不仅是一块石头,能把拦阻神救赎计画的人都打碎;还能遵行妥拉的教导,实现律法,彰显神的道。
所以,这裡不仅有ben(神子)和’eben(石头),还有神写的dabar(石版的话语)以及torah(教导),耶稣全都遵行且成全了。
今天,我们学到的功课就是圣经各部分都互相联结。从亚伯拉罕直到现在,神所说的话与我们都是联结一起的,同享一个国度。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89月

你幼年的恩爱,婚姻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

耶2:2

比起刚信主时,现在的你有更爱神吗?
「恩爱」比住在一起深刻得多,也比约会更加热烈。耶利米说:「神还记得你以前对他的恩爱,就是他救出你,把你从深坑拉出来,将你的人生轨迹重新放在他美好的目的之后,那时你对他的恩爱。」
这是多麽深情难忘的话啊!神「记得」的是曾经的爱,如今却成了褪色的记忆。神渴望我们回到他面前,像新婚那天,沉浸在成为新娘的喜乐之中。
「恩爱」的希伯来原文是hesed,不只是表达一种情绪,更是用来描绘神的怜悯、慈爱、良善和信实,是旧约裡最重要的字彙之一。每次用到这一字,都和神的召约有关,宣告神对我们的永恆之爱,和持续不断地施展恩慈。
我们曾经热爱过神,在新婚之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託给他。今天,就让我们回到神面前,再次投奔到他慈爱的怀抱中吧!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099月

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难愁苦。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耶和华啊,求你我的灵魂!

诗116:3-4

当大卫的生活如在阴间般愁苦时,他向神大喊:「主啊!救我!」
「救」,是一个能让人逃脱困境的字,但我们时常先选择试试别的办法,认为自己或许能掌控阴间。更讽刺的是,我们所选择要做的事,往往就是让我们陷入溷乱的原因。
大卫理解很多关于人间地狱的事,或许我们也曾亲身体验过那种忧伤和痛苦。在此处,大卫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但前提是必须放弃想靠自己努力解决一切的念头。
「救」意味着我是被动的,完全没有其他备桉,只能无助地等候神、指望神。希伯来动词malat是一个关于「肺腑、情绪」的字,用来描述一个人受了致命伤害,除非神来拯救,否则就会死去。
当大卫活在人间地狱时,神是他唯一呼救和逃脱的办法。大卫等候,因为他知道神从来不惊慌。
任何多馀的行动都不是得救的解决方桉,请大声呼求神:「主啊!救我!我会等候。」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09月

人如己。

利19:18

爱人如己是什麽意思呢?利未记的标准是:我怎样对待自己,就用同样的方式对待邻舍,那就是爱他了。耶稣给我们同样的标准:「你要别人怎样待你,就怎样待人。」
爱的希伯来原文是ahav,这一字包含了「对别人的行为」概念。当我们说爱人时,不能只停留在情感上,而是必须有具体行为。
ahav还包含了「社群」的概念,要以实际行动将恩典表现在人际关係中。所以约翰一书才会如此说:「你若说你爱神,可是却不能以怜悯的行为待人,你就是骗子。」我们不可能一边爱神,同时恨恶弟兄,因为ahav是以恩慈对待别人。
神对爱的定义十分清楚:爱是由行为来定义的。如果我们看重爱,就一定会对人表现出爱的行为。
当我说:「我爱你」,就不可能会欺骗你、让你去冒风险、破坏你的名誉、利用你达到我的目的、占尽你的便宜等等。当我说:「我爱你」,就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对待你就像对待我自己一样。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19月

为要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士2:22

为什麽神不为我们扫除所有试探?也许从以色列人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答桉。
当神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时,吩咐他们要把拜偶像的外邦人赶走。然而,他们并没有遵守神的命令,甚至与外邦人溷居。于是神说:「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书2:3)
以色列人的不顺从,致使他们接下来面对许多的挣扎。神把他们留在敌人的手下,为的是试验(nasa)以色列人。
Nasa, 字意是「测试东西价值」。示巴女王用各种难解的问题考验所罗门王;神要求亚伯拉罕献上儿子,都使用了这字。Nasa不是试探,而是测试品质。
神虽然容许以色列人面对不顺从神带来的自然后果,但是神的意图不是惩罚,乃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神没有放弃以色列,他用了另一法子,使他们的灵性能迈向长大成熟。
我们常常也和以色列人类似,不遵照神原本完美的计画,把事情搞砸。但神不放弃我们,他使用错误,重新再给我们一次顺服他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可以成为后来得胜的机会,就看你用怎样的角度来认识这些失败。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29月

我主不要理这坏人拿八,他的性情与他的名相称。他名叫拿八,他为人果然愚顽。但我主所打发的仆人,婢女并没有看见。

撒上25:25

希伯来原文是「k h i s h m o kenhu」。按希伯来人的观点,名字有其内在的含义,不只是代号那麽简单。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与犹太人有别。
还记得吗?希腊文是静态、分析性的语言,希腊人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件一件的东西。他们用名词来为这些东西命名,所使用的名词与那样东西的精髓并没有什麽关联。
但希伯来人的语言是以描述物件为主的图像开始。当亚当为动物命名时,他不是随便用一个名词。每个他所选用的名字,都显出那动物确实的原貌。
人的名字也是如此。拿八不是任何一个名字,这名字能够准确形容拿八是个怎样的人。他人如其名愚昧。拿八的希伯来文N-B-L背后的图像是什麽呢?那是「一个任由家中的活动摆布(控制)的人」。换句话说,这个人没有能够超越日常磨人琐碎事务的视野;他的生命环绕在眼前家中所发生的事情上;他的世界只充满着自己所看到的部分。照希伯来人的观点,那简直就是一个愚昧人能拥有的内涵。
啊!也许我们并不想如此,但是,却也必须谦卑省思,我们有时和拿八相差不多。不是吗?我们实在需要主赐恩典,超越血气的有限和喜好,以神的观点来看世界。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39月

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持守公平,实行公义。」

赛56:1

摩西五经学者的特徵之一,就是拉比有能力用精炼的言辞,总结一切律法。当文士挑战耶稣时,不是在问哪个诫命重要,而是要试探耶稣能否用一句精简的话,总结一切的律法。这句精简的话若拆开来,就能看出它包含了神一切训诫的精髓。
「持守公平」的希伯来原文是shimru mishpat,用了动词shama和名词mishpat。这动词很重要,是「保卫、保守、看守好、听从、顺服」的意思。
其实我们对这动词并不陌生,申命记6:4就提到:「以色列啊!你要听。」每当我们说到「要听」(the shema)时,就在总结全套律法--神所有的指示。神呼召我们要观察(查考)、看守好(真实)、听从(留心),和顺服神说的所有话。今天让我们好好默想这个精确概要的动词--「听」(shema),来思想自己对神话语的委身。(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49月

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持守公平,实行公义。」

赛56:1

承前日,mishpat又是什麽呢?该名词源自shapat的字根,意即「发挥管治的程序」。
我们肯定熟悉政府的运作。令人难过的是,今日政府似乎关心个人权力和金钱利益,大过关心恩典、保护和平等等。那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由人组成的政府,能贴切地取代神的道德管治。
以赛亚提醒我们听从(shema)的宣告,意味着一种民事的秩序!遵守神的训示将带来神的秩序。守律法常常是团体共行的事,个人无法单独守神的律法,因为遵守神的诫命,势必牵涉到我和其他人的关係与界限。
「持守公平」一词,总结表明了神是个群体的神,然而不是所有群体的神,他是愿意跟随他训诫的群体的神。若你要投靠他,就要与那些「听」(shema),并愿意行出神训示的人连结,那就是你的归属了。(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59月

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持守公平,实行公义……」

赛56:1

动词‘asah形容「集中完成一个既定宗旨的活动」。且慢!我还以为公义是我已经拥有的,我们向来的教导不是说我们无法赚取公义吗?那是透过神的恩典赐给我们的啊。为什麽以赛亚说我们在世需要行公义呢?
我们之前学习到,希腊文的动词出于其名词。希腊人看世界是一座充满了东西(名词)的场所。希腊文尝试要组织、编排这些事物。所以,希腊文的用词之细,为每样事物划出精细的差别(例如4种爱的分别)。西方的世界观也跟随希腊模式,然而,这希伯来人看世界的方式却不是这样。希伯来语是以动词为主的语言,其名词源自动词。希伯来人世界的基本核心是行动,不是东西。因为神是那位行动的神,他是一切活动的源头。
在希伯来文中,世界充满了流动、动作、行动和变迁。重要的不是东西,而是产生它们的行动。
运用在今天的词,你会发现公义是行动的产物,因为行动而诞生了名词(事物);没有行动,就没有公义。(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69月

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持守公平,实行公义……」

赛56:1

承前日。那麽,难道我们需要去赚取救恩呢?绝对不是!神所做的让我们得以称义,我们怎样也赚不来。可是,我们需要有行动,来回应一直在行动的神。一本指示手册是毫无价值的,除非你按它的吩咐行事。
恩典是神的行动;顺服是我们的行动!我们的顺服与赚取神的恩典一点关係也没有,可是,若要让神透过我们达成神的目的,顺服是我们可否被神使用的关键!
我需要做的是tsedaqah,即「行公正的事、有公义的行为、正确的态度、做神期待我做的一切事」。
行那些讨神喜悦和祝福别人的事,我们亦会在生活中经历神完全的恩典。我可以不按照指示手册建议的去做,但结果也可能会是无法做出手册上的产品。
当行公义,让训示手册的一切,成为你的行动指南吧!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79月

神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22:2

这两天我们从希伯来片语的「去」(lech lekha),思想几件事。亚伯拉罕的生命,在神吩咐他切断自己的未来时,达到了高峰。这则故事结束了前十二章亚伯拉罕起初领受的呼召,从十二章到廿二章,清楚刻画出恩典、听命和信靠的画面,是压轴戏。
亚伯兰人生中的第一个「去」,是离开/切断父家和所有牵绊他的事物,跟随呼召他的神所指示的地方去。那次亚伯兰顺服了,切断了和过去的联繫,把一切都押注在神的话语上。这位吾珥的男子并非渐进式地察觉自己需要离开家乡,而是突然间被神呼召,就回应了这呼召。
要捨下一切,一刀切断我们的身分、保障和生活圈是很不容易的事。但第一次「去」的呼召临到,神应许的祝福也临到,亚伯兰知道神会供应和保护他,就毅然决然踏上了未知的路。(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89月

神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22:2

多年来,亚伯拉罕的生命有高低起伏,但他经历到神的祝福,且梦想成真神赐给他一个应许之子。然而,有一天,他竟然再次听见了「去」。这是他生命第二个切断,而且比第一个切口还深。
要注意,神不是吩咐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为祭。「带」(take)附有小品词na,将动词转化为「恳求」,而非「命令」,应译为「请带着」,而不是一个命令。亚伯拉罕完全可以没有愧疚地拒绝神,然而他却情愿接受这一次的切断。以撒是可以成就神应许的儿子;神的这个切断要求,与亚伯拉罕对未来的期待,有剧烈的正面交锋。
很久之前,神切断了亚伯拉罕的过去,让他在没有安全保障下,学习完全信靠神;如今,神再次要求他作同样的事切断那能够保障他未来的儿子,单单信靠神,不要信靠任何其他的人或物。
神是否要求你从过去走出来呢?你「去」了吗?你和神同行的日子已久,但你的未来是否还倚赖一些看得见实际的东西呢?(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199月

神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22:2

以撒深爱父亲亚伯拉罕,爱到愿意听命父亲,甚至摆上自己的性命。若以撒要用力挣脱亚伯拉罕救自己,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但经文丝毫没有这样的暗示。以撒深爱他的父亲,在希伯来文中,这份爱就透过信靠他的父亲呈现出来。
试问当时以撒是否已料到事情不妙呢?当然,所以他问:「献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但疑惑没有阻止以撒继续一路与父亲同行,一直去到献祭的地方。
以撒听命于父亲,那就是爱了。
亚伯拉罕爱以撒吗?一个爱儿子的人怎会愿意献上儿子为祭呢?原文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深爱以撒,他爱以撒的方式,是他过去所有的关係都无法相比的。圣经第一次用‘ahav这个字,表达了亚伯拉罕对以撒的爱。
亚伯拉罕如此疼爱以撒,使他乐意将儿子的命运交託给他认识了一世纪之久的神。亚伯拉罕没有紧抓不放,那也是爱。
绝非偶然,这一切爱的因素,终于在三千年后的那场父神对他独生子爱的故事中,扮演了其该扮演的角色。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09月

神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22:2

圣经第一次出现‘ahav这个字,就是在这节经文。‘ahav的意思是希伯来文「爱」的字眼。
你觉得奇怪吗?我们已来到创世记的中间了。在此之前是关于创世、亚当和夏娃、挪亚、亚伯拉罕的呼召和以撒的出生等,这些故事中没有一次用‘ahav这个字。希伯来经文保留了这字,直到神挑战亚伯拉罕献上他的独生儿子,这时,‘ahav成了唯一意义非凡的字。为何这份关係如此与众不同,用了这个特别的字来介绍呢?
若你将这故事和神儿子的捨己连接起来,就可以看到‘ahav描述的亚伯拉罕和以撒之间的关係,反映了另外一段关係--就是父神和爱子耶稣那份特别和终极的连结,而其中的爱不是单向的。这份关係是整个人类存在的核心。你和神的关係,也在‘ahav裡吗?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19月

只是那知善恶树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时候,你必要死。」

创2:17

如果说吃那树上的果子让亚当有「分辨善恶」的能力,那他是否是因不懂分辨是非,而无知犯错吃下果子呢?
不,不管吃了树上果子而来的知识是什麽,可能都不是今天我们所认为的「分辨是非」。
神使用「只是」这个字,说明了亚当已经懂得辨别是非了,分辨得出听话和不听话的差别。神非常清楚地期待亚当明白他的诫命。
拉比大卫‧ 福尔曼( D a v i d Fohrman)提到:「分辨善恶的树并没有给我们先前所没有的道德意识。它不过是将这份意识,转化为另外一种型态罢了。」吃了那分辨善恶树的果子后,人类那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从「是非」转化为「善恶」的观念。这「善恶」的概念、不同于「对错」概念,也隐含了一种欲望在其中。人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后,另一个元素潜入了决定正确道德行为的意识内,那元素就是我的欲望、我的喜好。(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29月

只是那知善恶树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时候,你必要死。」

创2:17

在很多事的判断和决定上,我们究竟是依据我的欲望/喜好,还是神所告诉我们的话语呢?
在亚当吃树上的果子前,人是凭着听从神的声音来决定正确的道德举止,一切的决定要不是真实的(反映神所说的),不然就是假的(与神所说的不一致)。
但是吃了树上的果子后,一切道德的决定变得必须在我的慾望下来处理了。于是我的声音和神的声音相争,我的决定不再是简单的真假或对错(true/false)了,而是「好」与「不好」都以我的欲望为考量。
而世界因此永远地改变了。人的欲望在决定善恶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欲望的概念在罪的神学论中占重要的位子。如今我必须在「神的渴望」和「我的欲望」之间做决定。我们需要学习听从神的声音,以主导我们的欲望。
在你的生活中,哪件事正发生欲望与神的渴望相争呢?你可以细细思想自己的决定,究竟是以我的喜好来主导,还是站在「神的渴望」来做决定?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39月

「我们坚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应该求自己的喜悦。

罗15:1

这节经文乍读之下似乎有失公平。灵命比较好的人,反而应该调整行为,好让软弱的人不会感到困扰或难过;坚强的人反而要为不成熟的人改变自己。保罗提的真是个馊主意,是一种最坏的宽容,不是吗?若信徒最终需要调整自己来迁就那些不长进的人,为什麽还要追求与神更深入的关係呢? 保罗把希腊文用词opheilo放在这句子的开端,刻意强调这个字,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答桉是与债务有关!保罗不是在讨论或建议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事。他说的是我们这些坚强的人有义务「还债」给那些软弱的人。是我们欠了他们!我们的职责就是在不冒犯他们的方式下,付诸「还债」行动。 什麽?保罗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应该「容忍」那些不行在基督光中的人?是不是要「善待」那些故意犯罪的人?当我面对神所憎恶的行为时,是不是该一笑置之?(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49月

「我们坚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应该求自己的喜悦。

罗15:1

绝非这样!罪就是罪,是无法容忍、不能被接受、不被鼓励的。然而,保罗的信不是写给外邦人,而是为那些为了该如何生活而起争论的信徒写的。
保罗说,人有自由是因为生命满有神的恩典,和为了被主使用而顺服的结果。不过,认识这事实的人很快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看法。
那些深入认识神性情的人,有责任拒绝会起争端的事;那些与主有较亲密关係的人,有责任包容弟兄姐妹,而不是一味抱怨和说教。
我不认为耶稣花时间和病人、穷人、受压者在一起,只是为了可以「教育」他们。我们没有责任去改变另外一个人的心,但我们有责任去爱他们,让他们可以从我的生命看到主美好的属性。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59月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甚麽才可以承受永生?」

路10:25

你发现了吗?这位律法师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没有人能够「做什麽」来承受产业,因为这是一份礼物,只赐给那些有关係的人。
kleronomeo,「承受」的希腊字是两个思想的组合,是两个思想的组合:有权力和一份抽签用的签子。希伯来字yarash藏在希腊字kleronomeo后面,意思是「获取、剥夺、赶出、承受基业」。换句话说,Yarash意味着承受地业是需要有所行动的。
虽然人必须採取行动去拿取神已赐下的土地,行动本身并不会改变神的恩赐。律法师的问句前设是神没有慈悲,没有赐下白白恩典,神是论功行赏,要我们去赚取。
我们都同意永生是神的恩赐,不能用行为来换取。但我们还是会以行为和神讨价还价,以为做了好事,神就该回报我们更多祝福。
另一个错误是既然永生是神的恩赐,就不必做什麽了。然而,我们忽略了yarash是「把占领这地界的人赶出去」,所以我们必须採取行动。神已经给了我们基业,等着我们按他的吩咐去占领和承受这些地方。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69月

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 乃在恩典之下。

罗6:14

我们向来习惯从圣经看「观念」,拉比却常常是去找圣经中类似的「词」,并不注重看前后文的用法。保罗是一位犹太拉比,或许抓住拉比的思考方式,才更容易明白保罗所要表达的。 「作你们的主」这一词,与「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创4:7)中的「制伏」,同样都使用了moshel,意思是「掌管、治理」。另外,在创世记记载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以及约书亚记和士师记中的王管理民众或是神管理百姓,所使用的moshel这一字,则含有「主权」之意。 moshel的字母图像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观点掌控某个毁坏性的溷乱。当神告诉该隐必须掌控犯罪的欲望时,意思是在说:罪想要把溷乱和毁坏带入该隐的生活时,他必须学着治理好犯罪的欲望。 你注意到了吗?神期待该隐掌控犯罪的欲望。反过来说,该隐其实是能掌控犯罪的欲望。罪不是不能被征服的神秘力量;相反的,罪是一个需要被征服、被掌控的敌人。神给该隐的劝告,也是给我们的劝告你必须学着靠神制服罪。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79月

「你看,火与柴都有了,可是献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

创22:7

我们因为翻译的缘故,看不到很多隐而未现的事,但对希伯来读者来说却是十分清晰的,因此让我们听听拉比的解释。 拉比大卫‧福尔曼( D av i d Fohrman)教导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时,指出了希伯来文有两个「哪裡」的用词,分别为‘eypoh和‘ayyeh。‘eypoh出现在创世记37:16,约瑟找他弟兄时问说:「他们在何处放羊?」‘eypoh是指地理位置上的「哪裡」。 以撒的问题却是用‘ayyeh,并不是指地理位置上的「哪裡」,他问的不是献祭的羔羊在哪个地方,而是惊讶为何羔羊没有与他们在一处。以撒用‘ayyeh,说明他认为祭物应该是与他们一起上路的。 「在哪裡」呢? 一旦你看出了‘eypoh和‘ayyeh这两字的差别,我们就更了解角色的情绪。以撒不是随口问一个地点,而是对不寻常的情况产生关切之心。(续)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89月

「你看,火与柴都有了,可是献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

创22:7

承前日。如今,你看出了希伯来文这两字的关键差别,就预备好接受更令人讶异的洞察了。在创世记第三章,神在亚当和夏娃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后,神遇见亚当时发出圣经的第一道问题:「你在哪裡?」 你认为这个「哪裡」,神用的是‘eypoh,还是‘ayyeh呢?神是否问亚当:「你身在何处?」不是!神是在问为什麽亚当不在他应该在的地方,也就是与神同在的地方。 今天,神问你:「你在哪裡呢?」你要回答神你所处的地点吗?还是该说声道歉,因为你不在应该在的地方,就是与神同在的地方?也或许,你应该要思考一下,你在应该在的地方吗?

笔者注:若你以为圣经的第一道问题是蛇问的,你读的就是译本了。原文中蛇没有发问,牠是说出一个暗示性的建议。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299月

就问她: 「撒莱的婢女夏甲啊, 你从哪裡来? 要到哪裡去?」夏甲回答:「我从我的主母撒拉面前逃出来。」

创16:8

‘ayyeh和‘eypoh都是「哪裡」,但两者实有差别。‘ayyeh(缩写为‘ay)是带有惊讶的说法:「你为何没有如我所预期的在那裡呢?」‘eypoh则是关于地点「哪裡是出口呢?」翻译的缘故使我们不晓得这两者的差别。
主的使者在旷野遇见了夏甲。这是主的使者第一次在经文中出现,单这一点就让整件事变得重要。除此之外,这是主的使者和一个女人第一次的对话,而且这女人不是以色列人,是一个埃及奴隶。然而,这位外邦的奴隶却怀着信心来回应主的使者。
虽然天使的吩咐对她来说是艰难和过分的残酷,但她仍然愿意顺从。当现实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叫夏甲要逃时,她却愿意信靠神,她实在比主母撒拉更有信心。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

309月

就问她: 「撒莱的婢女夏甲啊, 你从哪裡来? 要到哪裡去?」夏甲回答:「我从我的主母撒拉面前逃出来。」

创16:8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道问题。你认为主的使者问夏甲从哪个地方来吗?不,他用的字是:‘ayyeh。也就是说主的使者对夏甲身在旷野表示惊讶,因为她应该和亚伯兰及撒拉在帐营中。
然而,那不是真正叫人惊讶的事。「你在这裡做什麽?」变成了「你为何逃离你的痛苦呢?」主的使者对夏甲选择以逃避痛苦来解决问题感到惊讶,因为这是一个愚昧的选择。夏甲为了逃离她的麻烦跑到旷野,而旷野却是一个会让人丧命的地方。她正用一个难题来代替另一个难题。
主的使者之所以感到惊讶,因为当人面对痛苦时,真正的答桉应该要从神那裡找着,但竟然有人选择这种逃到旷野的解决方法;主的使者感到惊讶,因为夏甲宁可冒着丧命的危险,也没有选择信靠至高无上的神。
真正的答桉是信靠,不是逃跑。最后,主的使者向夏甲透露,她必须回去,因为神正在这情况中做一些事,是她无法看见的。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美好的功课。

浏览每日未得之民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