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

S M T W T F S
< 4月   6月 >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015月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

羅13:14

保羅很懂自己的「節食」計畫,他的節食不是為了減肥、費心控制卡路里。他的節食是從「意念」下手,是對情欲的渴望進行屬靈節制。他提醒我們絕對不容許「以防萬一」或「免得」這類的行為借口,搶先摧毀我們的生命。屬靈節制是很重要的。

酗酒的人把一瓶酒放入抽屜中「以防萬一」,當他面對把他壓得透不過氣的問題時,可以喝上一口減壓;吸毒者留着販毒者的電話「以防萬一」,在他感到消沉的晚上,可以吸一兩口解悶;男人留了一張舊日情人的照片;女人長久抓住過去的羅曼史不放;生意人謊報收入。「以防萬一」,就表示有需要用到。

保羅說:「不!一絲一毫也不能。」希臘文「pronoian」出自「之前」和「思想」。換句話說就是「之前想都沒有想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25月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

太6:1a,新譯本

這裡的「tzedakah」本質與慈善概念非常不同。「慈善」是有慈心和慷慨的意思,是有錢有勢的人對窮人和有需要的人廣施的善舉。而「tzedakah」這個字眼源自希伯來文「Tzadei-Dalet-Qof」,意思是「公義、公正或公平」。

猶太教沒有人會把施捨窮人看為是大方、慷慨的行為,而是將其視為一項應當履行的公正和公義的行為,及一項應盡的職責——就是把窮人當得的份給他們。

耶穌其實是告訴天國的公民:他們應當在不宣傳和沒有別人的讚許下,去照顧別人的需要;他們應當為了別人的需要,去做該做的事。這真的是一種與世界的國度相反的行事方式。他們當效法主人那雙看不見的手,暗中展現神的慈善性情。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3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

弗4:1-2,新譯本

保羅勸勉我們當溫柔行事,他說的是全然溫柔。今天如果我們操練溫柔(praotes),那是怎樣的景象呢?如果你徹底地順服神,相信神要使用你來完成祂的計畫,行出祂想行的旨意,你的生命會是怎樣的呢?

如果你在生活中經常察覺介入你生命的一切,全是由全能者一手包辦,你會如何處理日常發生的事呢?會改變你對事情的看法嗎?會幫助你找到感恩的理由,甚至滿心歡喜、平靜安穩,因為深知萬事都一同為按祂旨意蒙召的人效力?

溫柔,並非意味着藏在暗處。溫柔,是等候全能者超然而蓄勢待發的能力(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一切只等神的呼召罷了!當我們經過了全副的訓練,預備好隨時隨地被神使用,溫柔的性情就會隨之出現。在希伯來文其用詞是「hineni」——「我在這裡」,使用我吧!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4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

弗4:1-2,新譯本

在希臘文中,「溫柔」的用詞是「praotes」,意味着「能力被馴服」,表達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所以能表露出穩定冷靜的心靈。「溫柔」絕不是要隱退成為一朵牆頭花。

「praotes」是一種內心深沉不變的自由。「溫柔」的人知道什麼是可以做,而未必需要做,除非你必須要做。溫柔是你有權利,卻選擇放棄自己的權利。溫柔的人承認並順服至高無上的神,接受神一切所行的,並且看為是成就神美好的旨意。

然而,這不是說溫柔的人是被動的人。溫柔的人會對罪顯出憤怒,正如我們從溫柔的耶穌身上所看見的,祂對猖狂的罪感到憤怒,卻唯有在神的吩咐之下,祂才會預備行動。溫柔,絕對不是軟弱。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5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弗4:1-3,新譯本

「啊,我知道他們是基督徒,但他們的神學教導和敬拜禱告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

「我的教會不相信他們所教導的,我們與那些人沒有關係!」

你有聽過類似這樣的話嗎?保羅可能會感覺震驚。他懇求合一,熱切期待真道的跟隨者能竭立持守在主裡的合一。

我們先來認識「竭力」(Being Eager)這個相當有趣的希臘字,它是單一動詞「spoudazontes」,字根是「spoude」,是希臘文關於「速度」的用詞,意思為「懇請、使加速、使熱心、加速朝向目標」。

保羅表達的懇切是:「我懇請你們趕快地團結起來吧,越快越好!」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6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弗4:1-3,新譯本

我們很容易讓事情分裂我們,要把那些與我們意見不一樣的人打發走、不相往來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但你是否好奇為何保羅不曾提及在基督的身體內有這些分裂呢?

明顯的,保羅寫此經文時,還沒有那麼多宗派,一直到教會花了一千多年為教義大打出手後才出現的。當時,保羅關心的只是那些否認耶穌為彌賽亞的人。除了承認神的恩典借着彌賽亞而來,以及彌賽亞是唯一的道路之外,其他問題都可以公開和健康地討論。辯論對保羅來說不是難題,但保羅把他所有心力都用在對合一和團結至關重要的事上。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7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弗4:1-3,新譯本

保羅所使用的希臘文「sundes-mos」,字根結合了sun(一起)和deo(繫住)。你看見那畫面嗎?為了要和平地追求聖靈裡的合一,我們就要綁在一起!

對保羅來說,和平就是平安、沙龍(shalom),一個包羅萬象的希伯來文用詞,概括了一個人的全人,是健康的典型表達。保羅盼望真道的跟隨者委身謀求彼此的福利,每個人想要快快獻上自己來彼此服務;保羅盼望神愛(agape)的性情能夠明顯地、不受任何攔阻地、在我們為彼此捨己的行動中彰顯出來。祂要我們捨棄自己的喜好、定見,並且效法主的榜樣而活。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8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

弗4:1

保羅很明確地表達——要活出彌賽亞的性情,我們的行事為人就要「配得上」神。

「配得上」的希臘文是axios,是出自名詞axios的副詞(希臘文有不同的拼音),關乎「價值的衡量」(measure of value)。換句話說,衡量一下你的言語行為,看看是否與拯救你的那位主的性情相稱。以神作為衡量的標準,你就會曉得自己的行事為人是否「配得上」祂。

耶穌說那些配得上祂的人,會把祂放在所有關係的首位(馬太福音10:37),他們所表現的是絕對的謙卑和順服(約翰福音1:27)。耶穌是他們唯一的衡量標準,是他們生命的模範。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95月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弗4:1-3,新譯本

「conformity」是一致性地「一模一樣」,與「compatibility」的相容性地「同心合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一模一樣」說:「像我就好了」;「相容性」說:「讓我們看看怎樣可以做回自己,又能在一起同心合意。」

「一模一樣」讓我成了神;「同心合意」讓神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神;「一模一樣」說:「我們處在恩典下,但你要照我的方式去做」;「同心合意」說:「恩典意味着我相信神按祂看為合適的,引導我與他人。」

「一模一樣」讓人不用冒關係破裂的危險,所以是那麼誘惑人。「同心合意」認識到即使我們的想法完全不同、我們兩人有多麼不同,卻定意信靠神使我們相愛,相信神曉得如何解決一切問題。「同心合意」將關係的焦點,從我的看法轉向神的絕對主權。

你願意效法神的愛(agape)來委身於弟兄姐妹合一的關係嗎?你是否正在加速朝向追求聖靈裡的合一?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05月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約8:36

沒有人能夠將自己從個人的欲望中釋放出來。因為想要解放自己得自由的欲望,會更緊地困住他。他被自我挫敗。

一個人想要自由,就得靠外力解救。因此耶穌是說「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而不是說「若你在神的兒子內找到自由」。這兩者中間存在着巨大的差別。

耶穌不是給你自己釋放自己的方法。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是自己欲望的囚犯,無法釋放自己得自由。耶穌必須行動才能讓你得自由。如此,真正的自由就是借着神的恩典超越自己。

當我發現耶穌使我能夠超越自己時,我就經歷到自由。換句話說,我就有自由把自己擱在一邊,先向別人行義。自由絕非關乎我自己,而是關乎我對鄰舍的愛,是一種能夠超越獨裁的自我,付出自己作為代價,向另外一個人施恩惠的行為。

換句話說,從聖經的角度來看,自由是在我表達神的愛(agape)時所經歷到的。我為了別人超越自己,我就得着自由。自由完全是關係式的。唯有為別人的緣故放棄自己時,才能找着自由。所以神是自由的!而且當神的兒子釋放你得自由的時候,你就真的自由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15月

耶穌回答:「經上記着:『人活着,不是靠食物,更要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太4:4

神的供應不只是飲食而已,我們千萬不要單單把注意力集中在神從土地供給我們的食物上。沒錯,土地確實是神對全人類的供應和祝福,我們也為此感激神的關懷與愛。然而,這供應不過是前奏,還有更大的供應等着我們,是每一個承認神「賜下日用飲食」的人需要看重的,因為我們不是單靠食物就能得到飽足。

這裡的希臘文用詞為「monos」,你很容易就可以認出它與「單一、單獨與唯一」之間的聯繫。耶穌提醒魔鬼:

「單單只有神才是唯一的權柄。」

「唯獨神,才是真理、訓誡、方向和美善的唯一源頭。」

神的供應反映出祂的性情,卻不能取代祂。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25月

耶穌回答:「經上記着:『人活着,不是靠食物,更要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太4:4

神賜給人地上的果子,人吃了就能生存,若這是我們所看到的重點,就會全情投入於滿足眼下的飢餓,很容易忘記那位賜恩的神。

當耶穌拒絕滿足自己的飢餓時,祂是將焦點放在賜食物的那位神,而非神所賜的食物。耶穌表現出祂樂意等候、倚靠神,把神放在優先的位置,甚至高過自己的需要。

基督徒的世界觀不是單以生產為重;我們也不被那些讓人應接不暇的「好處」引誘。我們要從生命的源頭來設定生命的方向,毫不分心地追隨那軌跡前行。

食物的功課是從賜予者的身上找着。祂的話語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因為那是我們需要的理由。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35月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教訓,瞭解充滿哲理的言語,使人領受明慧的教訓,就是公義、公正和正直。

箴1:2-3,新譯本

「曉得智慧」是什麼意思呢?若是希臘式思維,那意味着你理解某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曉得分別善惡。

但如果踏入希伯來人的世界,這解釋會有什麼變化呢?畢竟,所羅門的箴言不是以希臘人的觀點來寫,而是以希伯來人的觀點為根本。其所強調的重點,有了戲劇性的轉變,從「理解關於善惡的資料」,轉到「經歷選擇敬虔的操練」。

照希伯來人的世界觀,當我們開始行動時就領會了。因此,知識是行動的結果,不是智力上的理解。「曉得智慧」不是收集對或錯的事實,而是要公正地行動。除非我的想法能轉化為行動,否則我就不是真正曉得智慧。

對希伯來人而言,「曉得」不是收集知識,而是「修改生活的方式」。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45月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教訓,瞭解充滿哲理的言語,使人領受明慧的教訓,就是公義、公正和正直。

箴1:2-3,新譯本

聖經所提的認識論,並不是關乎科學的方法,而是關乎「聖潔」。一來到聖潔的題目,我們就無法先借着檢驗自己和世界,才來回答這問題了。

「我必須做什麼,才能和神保持正確的關係呢?」要回答這問題,就必須在理解以前,先順服於神的宣告。換句話說,有關聖潔屬神的問題,答案是神啟示給我的,而不是我自己發掘出來的。因此,我是聽從以後才會明白。我需接受神的評估和判斷,而非自己的評估和判斷;我信靠神的話,過於我自己的想法。然後,神就會向我啟示其餘的。

你是否曾聽過這樣的話:「我嘗試讀聖經,但聖經對我似乎沒什麼意義。」現在你曉得答案了吧。神與我面對面,要求我順服祂,除非我接受這要求,否則就沒有事情能說得通。聽命之後,我才會發現一項隱藏的真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55月

你們小心,不要在眾人面前行你們的,讓他們看見;如果這樣,就得不到你們天父的賞賜。

太6:1

「Tzadei」按字義為「來自背後的門鉤」,其透露了一個訊息:「什麼東西會讓你如此着迷?這和你在私底下所做的事有關。

若你的生命與神的性情掛鉤,那麼你行公義的方式就和神行公義的方式一樣——那是別人看不見的、是在背後默默地耕耘、是不求自我的榮耀。

當我們看到一個需要,就要照顧那份需要;哪裡有重擔,我們就要替別人擔當;我們是神恩典的那些沉默無聲、自我隱藏的見證人。

我們為那位唯一的觀眾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尋找那些受傷的人,讓我們可以成為救主的僕人。打開你的雙眼,今天就是行公義(t

zedakah)的大好日子。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65月

難道你們不曉得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嗎?

羅6:3

多數人受洗時,似乎都只是屏着一口氣。我們並沒有預備好死去,我們只是想要得潔淨,讓自己干凈一些。我們可以接受「洗刷」的過程,卻不願經歷一場「喪禮」。也許正因如此,神要使用我們來成就祂偉大而榮耀的旨意時,就會遇到很多麻煩和阻力。

這就是問題最大的癥結——是「信靠」的問題。有可能,我並不是真的相信神能讓我復活;有可能,我知道祂可以,但不確定祂願不願意;更糟的是,或許我知道神能辦到,只是這卻不是我想要的生命與生活方式。

沒有死亡就沒有拯救;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復活;沒有喪禮,就沒有生命火花。我們蒙召向自己死去,神會做其餘的事。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75月

我是說,你們應當順着聖靈行事,這樣就一定不會去滿足肉體的私欲了。

加5:16,新譯本

我們在爭戰,不但與後現代不敬虔的文化爭戰,也與自己爭戰,這是最困難的。我們不但要面對那些讓人沉溺並上癮的名譽和財富的試探,更難的是,還要察覺到內心有個敵人,就是要與自己的肉體爭戰。我們該怎麼辦呢?

保羅給予我們的答案就是——順着聖靈行事(或在聖靈裡行事)。

我們曉得希伯來文的慣用語「行事」,意味着你的行為當遵照特別的生活方式。然而,這不是指盲目地執行妥拉(摩西五經)的規則和條例;人要服從神的誡命,就要「順着聖靈」行事。

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導,所以保羅在希臘文中把「你們要『walk spirit』順着聖靈行事」放在前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85月

我是說,你們應當順着聖靈行事,這樣就一定不會去滿足肉體的私欲了。

加5:16,新譯本

保羅並沒有說,受聖靈引導的反面就是「滿足罪的欲望」。他不過是用了希臘文「sarx」。實際上他用的短語為「epithumian sarkos」(肉體的情欲或激情),意思是「聆聽和順從了邪惡的意願」(yetser ha’ra)。那份邪惡的意願,就在每個人的內心。

當肉體順從神,並被神馴化,我們就成為真正擁有權能、熱心和力量的人。在聖靈的引導下,有彌賽亞作王,人的一切熱情、能量都使用在與主同工。但若沒有神的馴化,情欲(epithumia)就會越過了神的界限,帶來死亡。

保羅一切的勸告,諸如不要為肉體安排、要順從聖靈、戰兢恐懼作成我們得救的功夫,都在催促着我們去看這內在的「激情、能量」是何等有力。這股動能在被神馴服、對神降服後,可以被翻轉為屬神的熱忱。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95月

我是說,你們應當順着聖靈行事,這樣就一定不會去滿足肉體的私欲了。

加5:16,新譯本

如何讓我裡頭如同野馬、「兩面刃」的渴望,成為合作的同盟呢?不是靠打坐、念咒或邀請,而是靠「行事為人」。只要開始踏出順服的步伐,找出你和神的誡命脫節的地方,加以糾正。也許是守安息日、改變飲食等簡單的事;也許只是幫助某個有困難的人,或是祝福你的孩子。順着聖靈行事不是某種留給天使的深奧祕密。我們每個人只要敞開心懷,開始跟隨主的方向,生命就會開始改變了。

「行事為人」是生命之道,是必須操練、操練,再操練。請別再找借口、理由或討價還價。我們都會犯錯,那又怎麼樣呢?繼續前進,你就會發現聖靈一路上都在敦促你。你的熱心、熱忱,就會成為你操練敬虔的夥伴。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05月

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神的國。

加5:21

「慣犯!」若你曾聽過別人用這個詞形容你,或形容某個你認識的人,那是很要命的。一旦你進入慣犯的地步,表示司法系統或人都拿你沒轍、放棄你了。你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會身陷其中吃苦許久。

當保羅使用「行這些事」的希臘文動詞「prasso」,他想的是那些慣犯;這個字形容一個重複和持續的動作。表示這個人很輕易就能被罪圍攻,成為俘虜,這是成癮!

當我們走到了靈裡是慣犯的地步,就會不住地重犯,無法自拔。我們無法走開,因為它已根深蒂固扎根在我們裡頭了。我們需要一些超然的外來幫助才能復原。就算復原了,我們對那個癮的呼喚,常常還是無力招架。因此,任何認真想要康復的人,就要禁止自己回到「老地方」或見到「熟悉的面孔」。

我們一定要承認自己全身乏力、應付不來,我們需要一位救主!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15月

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神的國。

加5:21

我們注意到,保羅在這節經文前所列的每一個壞習慣,最終都是因「我」的意志而發出的力量。當我要一樣東西,就會想要得到它。我想要性;就會想要性愛的亢奮;我想要作自己的神,或至少我要一個可以跟他討價還價的神;我想要有超人的控制權;我想要你的東西;我想要我是對的等等。壞習慣是因為我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你可能會說,我已經是新造的人,不再那麼做,或坏習慣減少了。然而,我們千萬別忘記,這種坏習慣的衝動會躲在角落蓄勢待發。

要解決成癮的行為,需要「取代療法」。每當癮疾從底層企圖要升級時,我們就要用下一段保羅所列的第二份清單中的情感,來取代欲望(teshuqah),即用愛、喜樂、和平、忍耐、信實、良善、恩慈、溫柔和節制,來取代不良的感受。在希臘文中,這些原本都是名詞,不過若你要使用希伯來思想的取代療法,就得把這些名詞都轉化為動詞。放手照着去做吧!神會照料一切。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5月

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

加5:4

「從恩典中墜落了」是什麼意思呢?你認為是否認神嗎?或者是與某些隱藏的罪有關?按照保羅寫給加拉太人的評語,都不是這些意思。「從恩典中墜落」是巧妙地把「恩典」轉為「獲得」。神的恩典是一份恩賜,我們卻常常嘗試從神那裡去獲取一些賜予。

如今,你可能自言自語:「嘿,我才沒那麼做!我知道救恩是一份恩賜。我知道我無法賺取救恩。」

是的,沒有錯。但另一方面,當你跌倒時、當你犯罪,再次覺得自己不配和失敗時,是否還會接受神更新關係的恩典?還是開始認為,自己的失敗已經摧毀了你和神之間的關係?你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修補關係,而不是靠恩典?

你覺得接受神的恩典之後犯罪,與接受神恩典之前犯罪會受同樣的對待嗎?我們是因信而得生,自然也要因信回到神的面前,尋求祂的恩典。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35月

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

加5:4

有很多弟兄姐妹本來很高興神把他們從悲劇性的悖逆中拯救出來,然而他們再次犯罪。也許他們為克服舊習慣已掙扎了一段時間,最後感到自己很失敗,雖然他們嘗試走在靈裡,卻老是行不通。

於是,他們突然開始認為,能夠與神擁有美好關係的關鍵,在於自己是否順服神;又認為是因為他們沒有順服神,所以不配與神享有這份關係、無法與神恢復關係。所以,他們就朝向嚴謹的順服之路前進,期待自己能再次恢復神的恩典。

我們不妨回頭想想,神是一開始就要求你順服到底才拯救你的嗎?今天,祂當然不會要求你順服到底,才能保全你和祂之間的關係,對嗎?

罪使關係破裂,卻不能消除祂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祂仍然在那裡,盡祂所能地保持祂與你之間的情誼。祂的門從來不曾關閉。祂沒有離開過那棟住所。然而,往往走出去,無法回頭或不想回頭的是我們。

你若想恢復關係,就去「做對的事」,像浪子一樣回頭,尋求父親的原諒。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45月

你們做丈夫的要按情理與妻子同住,因為她是比你軟弱的器皿,是女性。

彼前3:7,恢復本

幾乎我所聽過與這節經文有關的講道,都強調「比你軟弱」這字眼。的確,男人在體能上普遍比女人強壯,但若把專注力放在這形容詞,就會模糊了彼得真正要表達的重點。彼得的焦點不在男女的身體狀況,而是神對「器皿」的使用。為了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認識「skeuos」(器皿)這個字。

慕迪聖經學院的新約希臘教授肯尼士‧衛斯特(Kenneth Wuest)指出,「skeuos」是用來形容在聖殿崇拜所中使用的器具。那絕非一般的陶器!這字也用來形容住家的用具。一旦這字用在人的身上(例如使徒行傳9:15),就與「明確、特別的目的」有關。

這個字還用來描述船的桅桿——就是推動船隻的器具。因此,是時候該糾正我們對妻子慣有的想法了。她們多數在與男人扳手腕時無法取勝,然而體力弱與神設計她們的目的無關。神給亞當設計幫手(’ezer)的目的,是要讓她們成為推動力,成為引導方向的器皿,而且是被神分別出來,以維持婚姻和諧為特定目的。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55月

你們做丈夫的要按情理與妻子同住,因為她是比你軟弱的器皿,是女性。

彼前3:7,恢復本

婚姻不是一場較力的競賽。每當夫婦開始爭鬥,糾結於誰贏誰輸就糟了。智者知道,當一個男人沒有女人,缺少了「’ezer kenegdo」(配偶幫助)的推動和引導,他在世上就不是完整的神的形象。創世記2:24清楚表明,婚姻是一個團圓,那在伊甸園曾有的完整合一,如今必須透過自願的委身才能實現。

彼得是個率直的漁夫,他知道女性在體力上比較軟弱的事實。然而,這卻無法掩蓋神將她們設計為尊貴器皿的光彩。

個陶匠製造器皿都有他的目的,有些設計得精細;有些獨具藝術風格。每一個特別的設計,都為着一個特別的目的,因為外型基於功能。今天,就讓我們欣賞神所特設、被分別出來、以鼓勵和督察來完成神旨意的獨特器皿。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65月

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

利1:2

你認為神憤怒嗎?似乎許多不同信仰的宗教人士,都把神視為一位發怒的審判官。認為祂從高天往下看,處罰那些做錯事的人,然而卻似乎瞄不準,導致許多不好的事也發生在好人身上。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活該受處罰,神是在提醒我們處在不聖潔的狀態吧?

把神想成這樣,是個悲劇性的錯誤。神實在是瘋狂,卻不是怒火中燒氣瘋了。祂是瘋狂,才會樂意為那些已經拒絕祂恩惠的人而死。那確實不是尋常的作為!

我們知道希伯來字「供物」(korban)的涵義後,就絕不會誤解神了。為什麼呢?因為「korban」出自動詞「karav」,意味着「親近」。

是的,獻祭物的目的,不是為了取悅一位發怒的神,而是親近祂,被祂的愛所吸引。獻祭表現出神要我們親近祂、享受祂的同在。這與獻給偶像以求不要發怒的祭物是完全相反的。從希伯來人的觀點來看,「祭物」是一份與神相交的邀請,而不是要安撫神的怒氣。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75月

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

利1:2

想一想,你對耶穌的犧牲理解多少?許多人會覺得,耶穌的死是為了平息神對罪所發的義怒,好像神是非常非常地憤怒,怒到一個程度,以致要祂自己的兒子死了,才能消掉這份的怒氣。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屬於偶像崇拜者的想法。

耶穌的犧牲,是神所能做出最大膽的一份邀請,這份邀請為了讓我們能得到生命,是神保證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能夠成就的方法。因為這份邀請,神免去我們本該受的刑罰,讓我們得以親近祂。耶穌的十字架,是吸引人親近神的最高記號。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值得留意——受邀者能夠作出選擇。也就是說,神指示我們可以如何親近祂,也容許我們選擇是否要親近祂。

要平息怒火,可以發號施令;但邀約,就只能用請求。

偉大榮耀的神打開了一條通往祂的心的道路。那是一條憐憫、恩慈和饒恕的恩典之路,祂等候我們選擇接受祂的邀請,來親近祂,而不是以威怒恫嚇我們。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85月

如果你借東西給你的鄰舍,不論所借的是什麼,總不可走進他的家裡去拿抵押。你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貸的人把抵押拿出來給你。

申24:10-11,新譯本

若你放債給恩典群體中的一員,可以向他要求一件擔保物品。但是,即使擔保物品歸你所有,你也不可奪取。猶太拉比們對這道誡命的解釋非常寬鬆,他們明白你不能從借款人的物業拿取擔保物品,必須等到借款人拿來給你「’avot」,也就是「抵押」。為什麼呢?。

神所頒的生活訓誡是充滿恩典的。在此情況中,「恩典」借着尊重別人表現出來。一個人被迫要借貸,是他人生中很難過的事,神不許放債人看待他如同奴隸,要讓他保有尊嚴。禁止奪取擔保物品,意味着放債人必須顧及借債人的尊嚴。。

借貸者在采取的行動就是自發地給一個擔保。這場交易需要考慮到借貸雙方。。

你可能會想,這小小的顧念尊嚴的禮貌要求,對現今的財務世界已經沒有多大實際作用了。。

但在這裡,我們能發現律法並不是一堆冰冷的規定,「律法的總綱是愛」;在這麼小的借貸部分,我們也能看到神細膩的考量。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95月

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

創3:9

著名的猶太神學家赫舍爾(Heschel)說:「按照聖經,人不但不斷地尋找自我,也是神不斷在尋找的對象。人是尋找意義的動物,因為有一個意義也正在尋找着他。神急切要得到一個答案:『你在哪裡?』」如今,你和我都必須回答神這個問題了。我們在哪裡呢?

如果神沒有尋找我們,我們的生命會是怎樣呢?有何意義呢?傳道人在傳道書中刻畫了一幅沒有神在其生活中的景象:一切都是虛空、虛空。成功或失敗對我有什麼分別呢?富有或貧窮對我又有什麼不同呢?我是天才或是蠢才又有什麼分別呢?有一天死亡將吞噬一切,使一切都化為烏有,我將亳無選擇地歸回塵土。

然而,神尋找我的話,一切就截然不同了。我是神關心的對象,神期待我投身祂的計畫中與祂同工,我的存在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對神是極其重要的。如今,我可以尋求自己存在的意義了,因為祂的意義找到了我。

除非你能回答神所發出的問題:「你在哪裡?」否則你就還不曉得自己在哪裡。你的答案應該指向神,因為祂是發問的那位。你要這樣回答:「Hineni。」(主啊,我在這裡。你要我做什麼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305月

我必向那人變臉,使他做了警戒、笑談,令人驚駭,並且我要將他從我民中剪除,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結14:8

這個希伯來短語是用來形容「認罪」,是踏出悔改的第一步,「ha-karat ha-chet」的字面意思是「剪除……的罪」。

這個短語告訴我們,除非一個人察覺到神因為罪剪除了與他之間的關係,否則他就不會有悔改的動機。

然而,我們卻常常輕忽,認為神滿有恩典和饒恕,不會介意我們犯罪。我們不相信犯罪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特別是「得救」以後。我們認為耶穌已替我們遮蓋了一切,我們只需要盡力而為就行,放心讓恩典來撫平我們那些粗糙的汙點吧!不知不覺,我們對罪漸漸輕忽且麻木,與神的關係越行越遠而不自知。

我們是否已經悖逆成性,只期望神能夠諒解,而不再受聖靈的感動?我們是否被困在一個慣性的罪中而無法掙脫出來,也不是那麼想要出來?我們是否正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的借口?我們是否捨不得罪中之樂,而一再地原地跌倒呢?

神要我們回轉。第一個步驟就是祈求神的光照,省察自己哪裡離開了祂;當我們願意面對、坦承我們的黑暗,就是踏出了悔改的第一步。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315月

我必向那人變臉,使他做了警戒、笑談,令人驚駭,並且我要將他從我民中剪除,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結14:8

這個「剪除」與「立約」是同一個詞,是一項相當嚴肅的警告!若神與人立約需要流動物的血,那麼要將某人從契約中剪除,也要流血。

神為何要做那麼可怕的事呢?祂說了——「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有時候我們並不認識神,直到被神管教,才知道祂是不妥協、不鬧着玩的神。神說祂會對這樣的人翻臉。你可以去問問該隱那是怎麼一回事,他會告訴你:「那是人間地獄!活着沒有神,靈魂就會飢渴而死;那是沒有家、沒有方向的徘徊。」

除非我們面對自己醜陋的罪,我們才會悔改。有時候神滿有恩慈,祂沒有讓我們看見自己不堪的全貌;有時候祂不是那麼溫和;有時候我們甚至需要管教、碰撞流血,才能知道:「我的罪惡常在我的面前。」(詩篇51:3)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