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主要分为3个地理区域,北部是人迹稀少的撒哈拉沙漠,只有以牧牛维生的游牧民居住;南部雨量充沛,属于肥沃的热带雨林草原地区;中部则位于萨赫勒地带(Sahel,或译:萨赫尔)注,是沙漠和草原之间的半乾旱地区,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半沙漠。
其实,乍得有一个着名的大湖泊乍得湖,其国名正是来自该湖。但乍得湖距离撒哈拉沙漠太近,湖水被乾燥的天气不断蒸发,导致面积越来越小;加上长年无节制的开发,使乍得湖的生态严重受破坏,水源就更少了。
其实,乍得有一个着名的大湖泊乍得湖,其国名正是来自该湖。但乍得湖距离撒哈拉沙漠太近,湖水被乾燥的天气不断蒸发,导致面积越来越小;加上长年无节制的开发,使乍得湖的生态严重受破坏,水源就更少了。
雪上加霜的是,这个湖区座落在尼日利亚、喀麦隆、尼日尔与乍得4国交界处,长期是恐怖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的盘据地,不时和政府军产生冲突;邻国的暴力冲突也常会蔓延至乍得,变成境内最不安稳的地区。
虽然如今乍得已发现石油蕴藏,但也只是肥了权贵的腰包,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至于其他资源,比如黄金、金刚石、铁,因为各种原因都无法开採。乍得跟非洲大多数国家一样面对贫穷、贪污和贫富差距大的问题。
乍得的军事力量强大,自1958年独立以来,就常以武力平息叛乱;21世纪初以来,乍得曾与尼日尔、中非共和国,尤其是苏丹发生军事对抗。乍得把所有精力与资源用于斗争,而不是发展教育与医疗设施,加上永不止息的斗争,许多优秀人才不得不选择离开,而不是留下来建设国家。如此的恶性循环,乍得还有可能摆脱困境吗?
注: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和中部的苏丹草原之间,有一条长度超过5,400公里,宽达1,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叫做「萨赫勒地带」(Sahel),聚集了14个非洲国家,是世界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何时福音才能传到他们当中呢?
小小的乍得竟然有高达120个群体,其中有77个是未得之民群体(UPG);31个更是未触未得之民(UUPG),是目前拥有全非洲最高比例的未得族群。
这些未得之民使用的语言高达120种,即使是两大商业用语之一的阿拉伯文,也有30种不同方言!这为福音工作和圣经翻译事工带来很大挑战。加上77个未得之民群体多数居住在环境艰难的乍得北部,又是四处迁徙的游牧民,何时福音才能传到他们当中呢?他们如何能知道神的爱呢?或许,我们要读一读以下这个故事。
一个信主的故事
哈珊(化名)今年17岁。她来自乍得北部一个小村落。有一天晚上,她梦到自己和一个男人在讨论一本书,内容是关于耶稣,但跟可兰经所讲述的耶稣不一样。这个男人仔细向哈珊讲解,并邀请哈珊来跟从他。他告诉哈珊这本书有真理,但要跟从他是很不容易的。 哈珊不知道这个男人所讲解的就是圣经,也没意识到他就是耶稣,更没想到一旦决心跟从他,将会遇到那麽多逼迫。
哈珊曾和自己的兄弟分享这个异梦,但他们只当她是做了一个普通的梦,并不以为意。后来哈珊去到乍得南部跟已婚的姐姐同住,她在那裡认识了一些基督徒邻居。当哈珊与邻居分享这个异梦时,他们向她介绍了耶稣,并向她传福音。两个月后,哈珊决志s接受耶稣为个人救主,但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她信心越来越坚定时,便决定要公开自己的信仰。然而,就在她第一次踏入教会后,姐夫生气地把她赶出家门,姐夫认为哈珊是一个叛徒,她离弃了伊斯兰教,背叛了他们! 如今,哈珊住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中,他们对她视如己出,以爱心照料她。在「敞开的门」(Open Door)帮助下,哈珊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哈珊信主后曾带领父亲接受耶稣,可惜他后来又回到伊斯兰教;至于母亲,至今仍持续威胁哈珊,想尽办法逼她回村落嫁给穆斯林。现在,哈珊的主内家人还能顶住她母亲的压力,但她担心毕业以后,来自母亲的压力会变本加厉。
资料来自:敞开的门(Open Door)2017年10月11日
哈珊的故事让我们看见,在神无所不能,祂可以成就自己的福音工作,信徒只管忠心传福音、教导、陪伴,做能做的事。哈珊的故事也让我们了解,乍得的前穆斯林信徒会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多数乍得穆斯林活跃于北部,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皆占优势。但乍得也有跟随耶稣的信徒,占人口1/3,多数集中在南部。这个国度享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但基督徒仍会面对很多社会压力,因此多数信徒不敢向穆斯林传福音。
近年,有数以千计的穆斯林迁入南部,但往北迁的基督徒却寥寥可数。在新社区裡,穆斯林和基督徒比邻而居,意味着来日种族和信仰的冲突已呈酝酿之势,但同时也是传福音和植堂的新契机。
儘管不容易,在乍得中部和北部已有一些家庭聚会点成立了;也有福音广播电台以大多数穆斯林所说的乍得阿拉伯方言製作福音节目。透过宣教前线传来的见证,我们得知神已差派好些工人去撒种和收割了。
多数乍得穆斯林活跃于北部,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皆占优势。但乍得也有跟随耶稣的信徒,占人口1/3,多数集中在南部。这个国度享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但基督徒仍会面对很多社会压力,因此多数信徒不敢向穆斯林传福音。
近年,有数以千计的穆斯林迁入南部,但往北迁的基督徒却寥寥可数。在新社区裡,穆斯林和基督徒比邻而居,意味着来日种族和信仰的冲突已呈酝酿之势,但同时也是传福音和植堂的新契机。 儘管不容易,在乍得中部和北部已有一些家庭聚会点成立了;也有福音广播电台以大多数穆斯林所说的乍得阿拉伯方言製作福音节目。透过宣教前线传来的见证,我们得知神已差派好些工人去撒种和收割了。
一个传福音的故事
哈扎拉(化名)今年50岁,她和丈夫孩子住在乍得中部的乾旱平原。哈扎拉来自一个穆斯林家庭,在她唸小学时,首次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当时她觉得伊斯兰的教导很溷乱,圣经相对就有系统多了。于是,她偷偷决志信主。
哈扎拉在15岁时便结婚了,婚后她常会做异梦。有一次,她莫名其妙病倒卧床3天,在病中她见到一个异象,有一个人翻开诗篇105篇吩咐她去传道。当下她彷彿找到了人生方向,确定神呼召她去宣扬福音。
今天,健朗的哈扎拉常挂着微笑,顶着大太阳,到处向凶悍的富拉尼(Fulani)半游牧民姆布洛洛人(Mbororo)传福音。每当她到一个家庭时,都会先用伊斯兰方式打招呼。哈扎拉花很长时间学习姆布洛洛人的礼节,以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尊重。
姆布洛洛妇人习惯聚在树下,一边忙着,一边聊天。有些人替小孩穿衣,有些人把衣服叠好;也有人在筛麦穀预备做饭。这时,哈扎拉会走过去和她们话家长、说说笑,最初似乎没人在听,因为大家都在说话,但渐渐地她们会静下来,开始听哈扎拉说话,也会搭话几句。
随着哈扎拉每月探访几次,迄今已有3人归主。或许在人看来这成效不彰,但哈扎拉却深信滴水可以穿石。事实上,「哈扎拉」这个名字,就是姆布洛洛人给她起的,意思是「朋友」。 除此,哈扎拉每週3次前往监狱探访,牧养囚友;有时也到医院探望爱滋病患。她好像众人的妈妈,滋养着人们在肉体与灵魂上所需。
在穆斯林社区服事会面对不少社会压力,比如邻居会认为哈扎拉不洁,不准她使用附近的水井,她只好走到远处取水来灌溉田地。有时逼迫太厉害时,哈扎拉也想过要放弃,但最终她还是靠神坚持下来。
乍得需要很多像哈扎拉这样有异象、坚忍的福音使者。居住在中部萨赫勒地带和北部沙漠地区的百姓,长期忍受炎热又缺水的严酷环境,他们的生活艰难,缺乏医疗设施或学校,很需要有人去帮助他们;南部地区则有较高的降雨量,能从事畜牧业,生活过得较好,而大部分乍得基督徒居住在这个地区。
我们要祈求圣灵大大动工,感动许多南部地区的基督徒,
愿意前往北部与穆斯林分享神的恩典,向他们活出基督的爱和怜悯!
至于在基督徒与穆斯林共同聚居之处,例如乍得南部的城镇与乡区,
求神让信徒以爱心接触穆斯林邻舍,向他们介绍耶稣的救恩。
为乍得祷告资源:prayer.africa/chad
www.operationworld.org/country/chad/owtext.html
frontiersusa.org/blog/prayer-for-chad
win1040.com/page.php?id=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