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岛国印尼,有一万七千多个岛屿,像一串珍珠迤逦洒在波光粼粼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
这串赤道的珍珠项鍊,是火山运动的杰作。大小四百馀座火山集中在此,有近一百三十座还活着,地下岩浆仍鼓动着勃勃心跳,火山口随时喷着示威的鼻息。其他火山呢?只是睡了,不知何时会从休眠中醒来。
印尼是受地震、海啸侵袭最频繁之地,地震机率是日本的三倍。2004年的12月26日,是很多人记忆难以抹灭的一天。全球许多人刚过完一个温馨的圣诞节,一场发生在苏门答腊岛(Sumatra)附近的九级地震触发了海啸,慵懒平静的热带海洋顷刻风云变色,立起六层楼高的怒浪,将20多万人吞没。最靠近震央的印尼亚齐省(Aceh),就有17万人葬身海底。海啸把大半村庄从地上完全抹去。
亚齐人无疑是印尼最抵挡福音的人,他们住在苏门答腊岛最北端,与南边女人当家的米南佳保人(Minangkabau,见本月第15天)是岛上两大保守的穆斯林势力。亚齐人自印尼立国以来,不断争取独立,直至2006年如愿获得自治权,并成为印尼唯一实行伊斯兰教法的自治省,非穆斯林也得遵守。
在族群多元的苏门答腊岛上,还住着许多未得群体。这是印尼物产最丰饶的大岛,但国家长期都将资源和建设砸在爪哇岛,苏岛沦为供应府库,保有了更多天然色彩。
印尼一半的人口都挤去小小的爪哇,那裡是全球最热最拥挤的岛屿;岛上的雅加达、泗水和万隆等地都有大型教会。有人说做主日可能要排队一小时,有人说雅加达可能一半都是基督徒。
这些新闻消息让我们看见一片兴旺的荣景。但走出首都雅加达呢?占印尼85%人口的两亿穆斯林不会凭空消失。他们多数可能就像亚齐人与米南佳保人,生活在爪哇光环外的穆斯林社群,离福音资源遥遥,外来文化又很难走入。这些边缘群体,必须有人去寻,才能遇得见上帝。
唯一宗教自由的穆斯林国家
有人可能会觉得印尼的画风奇特,明明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却拥有规模直逼韩国汝矣岛纯福音教会的亚洲第二大教会?
而且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卖酒的商店、兜售花花公子画报的小摊、百姓可以过耶诞节……这在许多伊斯兰国家是不可能的事!
原因在于印尼是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Secular State),虽然穆斯林占人口85%,却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来主导法律及人民事务。印尼建国的大老们,相当清楚被岛屿分隔的族群间,文化难免相异,所以採取兼容并蓄的治理方式,包括了宗教自由。
宪法虽规定人民一定要有信仰,身分证未注明宗教的人,无法就学与从政,但人民可以在官方认可的六个宗教裡选边站,彼此地位和权益平等。于是 印尼成了唯一有宗教自由的穆斯林国家。
祝福临到受苦的教会
虽然温和的印尼人中,还是会有激进的宗教份子时而攻击教堂、逼迫基督徒。但或许也促成了印尼教会的坚韧,以及其他国家教会所企求的一件事,合一!
许多人羡慕印尼教会的团结、有两百多个城市连结的祷告网络。但印尼的牧者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是从逼迫及祷告而来的祝福。因为孤军不易,只能紧紧抱团;无助中只能祷告,像雅各一心想抓住上帝。
这种寻求合一的渴望,在1998年排华暴动中推向高点。大难过后,破碎了教会各忙各的心态,开始积极地连结在一起祷告,寻求城市的平安。合一先从教会的领袖们的共识和委身参与开始。联合祷告中心扩及到两百多座城市,每天各教会轮流守望城市。
根据国度杂志报导,2005年峇澹岛近两百间教会,就有一百多间教会跨宗派参与轮祷;每两百天举行的联合祷告会,有八千人参与。
印尼一时成为亚洲穆斯林归信速度最快的国家。教会的祷告热情,从守望印尼,走向守望列国。雅加达一个祷告塔,有来自各教会的人24小时轮班为万国祷告。
宪法虽规定人民一定要有信仰,身分证未注明宗教的人,无法就学与从政,但人民可以在官方认可的六个宗教裡选边站,彼此地位和权益平等。于是 印尼成了唯一有宗教自由的穆斯林国家。
世俗化正在开倒车
印尼一直在政治上保持着世俗化的路线。可惜到了2006年,国家颁布一个弔诡的「宗教和谐法」,让人开始怀疑,世俗路线是否好景不常了。
新法令规定宗教团体若要兴建宗教建筑,必须取得当地社区90名其他信仰者的签名同意。但教会很难从穆斯林取得足够的签名跟繁複的证件需求,这不仅对教会的植堂拓荒设下了高标障碍,政府也藉此关闭或拆除了印尼数千间教会。
到了2016年,雅加达扫贪有成的政治明星华裔基督徒市长锺万学(Ahok,阿学),因被伊斯兰团体指控亵渎宗教而下狱。使人不禁猜想,印尼会不会越来越「伊斯兰化」呢?
阿拉伯商人,小兵立功
从7世纪就循着香料之路扬帆来印尼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一定没想到自己会是伊斯兰传教史上的功臣。
伊斯兰教藉由穆斯林商人在此生活、通婚,用口传及日常接触的方式,在当时识字率不到一成的印尼人中传播开来。
基督教宣教士晚到数个世纪,他们随着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来此,已是17、18世纪的事。但荷兰殖民政府以赚钱为要务,为了避免宣教士添乱子,激起本地穆斯林反弹,所以限制了宣教士的传教范围。所以如今印尼有些土着群体拥有极高比例的基督徒,福音人口也独独集中在某个区域。
当时的宣教士走进荒僻丛林中,向崇拜巫术及泛灵的土着们传福音。苏门答腊岛中部的巴塔克人(Batak)就是一个全族归主的福音硕果。他们原是围绕世界最大火山湖多峇湖(Toba)畔的食人族。1834年两位美国宣教士在此殉道,27年后,一个德国礼贤差会的宣教士罗民森(Ludwig Ingwer Nommensen)再次向此地出发……
温柔的战士
罗民森无尽的忍耐和慈爱,让尖锐抵抗的巴塔克人深刻地记住上帝的爱。
巴塔克人两次下毒害不死他,弄垮屋子也压不死他,杀他献祭又未遂,便以为这个白人法力高强。既然赶之不走,索性常常到他屋裡捣乱,不住究查他的来龙去脉、挑衅发问信仰问题,想把他烦走。这男人倒是耐着性子回答,即使巴塔克人志在发问不在聆听。
他们戏弄罗民森,他却拉小提琴报之以歌。他们来家裡吵他睡觉,夜半 罗民森却给睡着的他们盖上了毯子。
「你什麽时候才要离开?」「你为什麽还不走?」
巴塔克人天天胡闹不休,却渐渐爱上了这位温柔的宣教士。
罗民森知道巴塔克人喜欢听故事,就用他们熟悉的故事和譬喻来讲说圣经。他让巴塔克小孩来到他的小小学校上课;又建立了和平村,收容被族人赶出的信徒,在此自耕自足。
最重要的是,罗民森鼓励巴塔克人保有传统文化,接纳他们的生活方式(除了巫术占卜)。罗民森也敏锐并尊重部落的秩序,他花了很多时间与村长领袖谈话;在群体佈道和建立教会时,都承认和尊荣部落领袖们的地位,保护 了部落原有的关係结构。
年老的罗民森看着上万的巴塔克人像儿女般簇拥着他,举办福音50周年庆祝会,地点就在当年他差点被杀献祭的地方。那时的小小教会已成为成熟的母堂,而且是真真正正巴塔克人的本地教会,拥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巴塔克的领袖与教师,以及神学院,还成立了许多分堂,向其他巴塔克部落传福音。
今天有三百多万个巴塔克人在地上敬拜耶稣。若不是曾有一个宣教士走向他们,多峇湖畔也不会扬起这麽好听的敬拜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