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文化孩子(Third Culture Kids,簡稱TCK)由美國社會學家尤西姆(Ruth Hill Useem)提出。經過諸多學者的研究,TCK定義為:當事人18歲成年前,曾在父母的母國或自己的護照國以外地區長久生活,他們包括軍隊、政府駐外人員,公司外派人員、宣教士的子女等。所謂的「第三文化」並非某一種「同樣的文化」,而是一種狀態——孩子成長過程中接收父母/護照國/母國/出生地的文化,加上成年前長期居住環境的一種或多種文化影響,這些交錯而成的文化便是第三文化。
例如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若美國是他的第一個文化,之後隨母親與繼父一同生活的印尼是第二文化,而蘊含美國、印尼及其生活周遭遇見的各種文化便交織成專屬歐巴馬的「第三文化」。再者,生在猶太地的主耶穌,為逃避希律王的追殺逃到埃及,更準確地說,主耶穌帶着天國文化來到這世上,他也是第三文化孩子。還有,出生不久被帶到埃及王宮成長的希伯來人摩西、被賣到埃及做奴隸的約瑟……,他們都是TCK。
筆者在台灣出生,2歲半隨父母到菲律賓,中學在泰國4年,生命中包含台灣文化、一點點的菲律賓文化、泰國文化,而在國際差會中以及就讀國際學校時受到偏美式文化的影響——數種文化交織成筆者特殊的文化,就是筆者的「第三文化」,一種「既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的文化。因為這種特殊性,TCK常常覺得自己不論在哪裡都像「外國人」,哪裡都不像「家鄉」。
第三文化孩子的四大面向
按TCK適應環境程度不同,可能呈現外國人、養子女、鏡像和隱藏移民等4種不同的樣態:
例如白人家庭初到非洲,在一群有色人種中明顯就是「外國人」,長相與內在的思想都與當地人截然不同,即便觸犯了某些文化禁忌也能得到諒解。等在當地生活久了,外在長相雖不能改變,但思想卻逐漸融入當地文化,這些TCK的內在世界很可能比其父母更快向當地人靠攏,一如當地群體的「養子女」。
如果TCK在寄居地生活得夠久,可能舉手投足間都跟當地人相同,從裡到外就像跟當地人照鏡子一樣,這種情形稱為「鏡像」。當這個家庭重返家鄉時,與母國交流的親友們雖外貌相似,但隨着在異地生活時間的長短、對當地文化融入程度的深淺,一家人的內在思想已經與家鄉的同胞有許多不同,但不容易被發現,這家的TCK就像「隱藏的移民」。他們常常比外國人更容易受到誤解,親友會覺得:明明是自己人,為什麼舉止行為、思考模式這麼另類、不合群、怪胎、不禮貌、不懂事……
TCK的不同面向,帶給他們在居住地(不論是護照國、家鄉或寄居地)不同程度的優勢或挑戰。有可能因為看起來明顯不一樣,得以享受一些「客人」的特權,也可能因為長得太像自己人,遭受過度的要求與不諒解,對TCK造成重大壓力,甚至傷害。
第三文化小孩的收穫與挑戰
TCK豐富的生活經歷確實為他們帶來不少的「優勢」和收穫,簡單說,至少有以下3種:
相對強大的語言能力:TCK因為生活經驗多元,通常有較佳的語言能力,能流暢使用自己的母語、生活當地的語言及主要的國際語言。筆者一家曾在菲律賓少數民族地區服事,全家鼎盛時期使用中文、英文、菲律賓國語、部落語言、部落鄰近的貿易語言,加上台語,後來又加上泰語。直到今日,我們三兄妹至少能流利地使用中文和英文。
相對廣闊的世界觀:TCK的海外經歷相對更加深刻——從歲首到年終、從早到晚的跨文化生活,每日面對真實的鄰舍、朋友,再加上與其他TCK交流彼此的經歷,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比僅在同一個地域生活的人豐富許多。
相對敏銳的觀察力:由於TCK年幼時就面對不少搬遷,文化、語言跨度各不相同,為了在劇烈的變動中適應環境,TCK被磨塑出相對敏銳的觀察力,以便能正確判斷如何面對生活、展開友誼,這種觀察力成為TCK重要的生命資產。
不過,身為TCK不全是正面的收穫,也要面對許多挑戰,例如:
自我定位的困難:穿梭往來於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TCK,在人格形塑階段很不容易找到單一不變的典範,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改變」。TCK常要面對這樣的大哉問:我是誰?為什麼在這裡?我是「局內人」還是「客旅」?也許最舒適的定位就是「永遠的外國人」。有研究顯示,某些TCK覺得最自在的場域是人來人往的國際機場,不用擔心踩了誰的禁忌、壞了誰的規矩。在那裡,人人都預備好能寬諒別人的無知或冒犯,沒有人會對誰有過多的期待或要求,因為過境大廳裡每個人都一樣,是過客。
難解的隱形憂傷:對於不斷搬遷的TCK來說,最難的不是帶不走某些物件,這些物件就算帶不走,也有具體的捨棄過程,但是那些友誼、景致,甚至空氣中瀰漫的特殊氣味,街市上流動的人潮,實在沒辦法打包帶走。這種捨棄因為不是具體可見,很難描繪,那種「離別的哀傷」會隱藏在記憶深處,成為一抹揮之不去、難以名狀的情緒,蟄伏在某個角落,有時會無預警的如惡獸般衝撞當事人的生命,甚至形成莫大的災難,需要長時間的修復。
延宕的青春期:據研究,許多TCK在青春期較其他同齡孩子成熟穩重,成年之後才開始「彆扭」——青春期似乎遲到了,當別的青少年在肆意狂飆、測試父母底線時,TCK還在費力地讓自己認識環境,尋找生存之道,他們只能等到成年以後,等一切相對穩定,才有餘裕尋找失落的青春,容許自己放肆灑脫一回,發展自我。
文化衝擊:TCK除了要面對變換空間帶來的不安定感,在進入新的語言、文化和環境時,也面對許多衝擊。例如:台灣強調孩子要乖巧聽話,在課堂上保持安靜是好學生的表現,但美式管理的學校卻強調要勇於表達,不說話彷彿沒有主見,甚至沒有思想。TCK面對這兩種不同文化,難免無所適從,或是無意間冒犯師長,成了「問題學生」。
從家鄉去到異國他鄉面對文化衝擊,是在意料之中,但更大的文化衝擊往往出現在「回家」之後,也就是所謂的「反文化衝擊」。更準確地說,是整個家庭共有的遭遇。回到護照國,理性上認為是「回家」,重返熟悉的過往,理當如魚得水;不料,每個離開國門的人都不再是純粹的某國人,裡裡外外都有了新的元素,加上「家鄉」也處在流動的時空下,不停地變動翻新。不論是TCK或是家鄉故舊、親友,都不是靜止的存在,再相會勢必有許多驚喜、驚訝,甚至是驚嚇!
與第三文化孩子相處不踩雷
如今,世界各地的TCK人數已大大增加,類型也較以往更複雜,我們身邊可能就有不少成年的TCK(稱為ATCK)。既然發現TCK的成長不同於定居一處的孩子,除了要更加體諒他們的獨特,在實際互動中稍加留意幾件事,對TCK便是很大的支持與鼓勵。
首先,請不要輕易拋出像這樣的選擇題:「你比較喜歡A國還是B國?」對TCK來說,去過的國家,幾乎是他長期生活過的地方,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一些觀光景點,也不是短暫旅遊的一道風景,而是有血有肉真實的生活經歷,因此很難簡單地做出選擇。就好像不能問人:「你喜歡你的左心室還是右心室?」因為TCK之所以成為今日的樣貌,每個過往都對他的生命有所貢獻,難以割捨。
另外,請別問像這樣的是非題:「你從泰國來,那你是人妖嗎?你是騎大象上學嗎?」這是筆者家人真實遇到的提問,大家對世界的認識應當不是如此奇特怪異!我們是屬神的孩子,面對神統管的廣袤世界,心態應該可以更加寬宏和包容,多一點貼心的關懷,不要因我們的隨意和輕忽讓TCK覺得被冒犯。
最後,請嘗試平衡看待TCK的境遇,了解TCK的生命旅程有得有失。如前所述,TCK的生活的確會面對許多挑戰,但同時也有許多收穫。
祈願日後我們對TCK的理解更多,在主愛中可以協助這些充滿變動的TCK能更好的成長,活出神所賜的更精彩、更豐盛的生命。
原載於《威克理夫通訊》2023年7月號,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授權轉載,網址:www.wycliffe.org.tw/zh-hant,版權所有,請勿翻印。